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9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313篇
综合类   369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2833篇
综合运输   1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21.
金沙洲隧道淤泥地层改良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隧道下穿淤泥质软弱地层,开挖断面大,施工安全风险高,优化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对于确保金沙洲隧道安全、优质、快速施工和保证总工期,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室内试验研究,认为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可显著提高淤泥土的力学特性,综合考虑选取最优水泥掺量为18%。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水泥搅拌桩施工,对淤泥土地段进行改良加固。后期隧道开挖表明:掌子面土体能直立自稳,可有效地控制大断面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和位移,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22.
在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建设中,无砟轨道施工作为最核心的技术,其精度和耐久性直接决定着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顺性和舒适度,也决定了无砟轨道自身的使用寿命。无砟轨道按大类一般可分为板式轨道和双块式轨道,CRTSI型无砟轨道是双块式轨道的典型代表之一。武广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铺设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本文基于武广高速铁路Ⅲ标段1单元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无砟轨道的主要特点,对其设计、施工、验收标准以及配套工装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23.
时速350km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高速无砟道岔轨道刚度的组成特点,从舒适性、应力、变形、振动和部件刚度匹配5个方面提出了高速道岔刚度合理取值的评判,运用车辆-道岔空间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道岔轨道合理取值的确定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了时速350 km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刚度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22.5~27.5 kN/mm的扣件系统刚度,270~330 kN/mm的轨下胶垫刚度,24~30 kN/mm的板下胶垫刚度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924.
时速350km客运专线铁路60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铁路用60 kg/m钢轨42号单开道岔(有砟)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它是我国目前制造、上道铺设的号码最大的高速道岔。为保证道岔制造精度,对长大轨件加工工艺、垫板平面度、长大轨件吊装变形等制造的难点进行了工艺攻关,对基本轨、尖轨、翼轨、心轨加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25.
以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按弹性支撑计算模型对预初张拉阶段的箱梁跨中截面应力状态进行了施工模拟。在箱梁跨中截面预埋钢弦式应变计,监测了预初张拉阶段的混凝土应力。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预初张拉阶段,随着钢束张拉根数的增加,箱梁应力状态逐渐趋近于简支受力模型。张拉过程中的截面应力计算按弹性支撑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6.
武广客运专线王家湾制梁场900t箱梁预制台座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桥梁的预制、架设施工工艺是目前客运专线桥梁建设的主要施工技术手段。作为临时工程,预制梁场投资大,预制台座又是箱梁预制的主要工装,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设计标准。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王家湾制梁场的现场施工实践,详细介绍箱梁预制台座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现场实践中,对箱梁台座在不同阶段的沉降进行了跟踪观测,均满足部颁相关标准。该方案充分考虑了箱梁预制台座的经济性、合理性、施工简便性,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27.
沪昆客运专线长(沙)玉(屏)段正线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沿线桥梁、隧道较多,桥隧间路基太短的情况较为普遍,相比其他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该线特殊情况较多,需对桥后端刺设置方案进行研究。针对沪昆客运专线长玉段轨下基础较为复杂的特点,结合其他线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端刺设计的经验,提出不同桥后轨道下部基础条件下的端刺设置方案。通过研究得出:对于桥后路基段较长的情况,采用摩擦板+标准端刺的设计方案,摩擦板的长度及宽度根据线路的条件及桥梁的长度确定;对于桥隧间路基较短无法在路基上设置端刺以及桥隧相连的情况,采取在隧道内设置端刺的方案。  相似文献   
928.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浇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在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尽可能地利用既有墩台基础,采用钢管桩和贝雷片作为现浇支架代替常规的移动模架现浇制梁,材料周转利用率高,适用性强,是一种较灵活机动、能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施工技术。以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永宁江特大桥跨江部分简支箱梁现浇施工为例,对现浇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从方案制定检算到实施各工序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29.
客运专线简支梁自重远远超过普通桥梁,不能采取常规施工,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某梁场提梁机轨道梁设计为例,对轨道梁内力进行计算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为重型简支梁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0.
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预测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对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极其重要,但目前尚无能够全面反映各种情况的理论公式和数值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取得了较高的准确度。为了满足应用灰色理论建模的条件,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建立等时距GM(1,1)模型的方法,对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通过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断面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双曲线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灰色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