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这是一项大家小桥的工程,前赴后继,中国桥魂生生不息;这是一项共襄盛举的工程,万流争汇,摩挲大地聚沙成塔;这是一项知行合一的工程,因材施教,盛世学子豪情献艺。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有这样一大群孩子,在上学路上,他们要经过一些或湍急、或冰冷的河流。要经过没有桥的河水,孩子们要么坐上渡船,要么趴在家长或老师的背上,要么用小小的一双腿淌过,甚至靠悬索、木板等蹒跚走  相似文献   
53.
李明光 《北方交通》2014,(4):31-33,36
结合沈阳市浑南白塔河南路人行桥施工图设计过程,简要介绍了7×25m钢箱人行桥的构造特点和结构分析,阐述了钢结构人行桥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对同类桥梁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为促进国内同行对人行桥美观的重视,激发设计灵感,创建出更多适合当地、造型美观的人行桥,结合国内、外一些设计独特的人行桥案例,分析人行桥的5种美,即融合于环境的和谐美、结构造型突出展示其地标性的美、展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美、利用高新技术展示现代科技的美以及人文关怀中表达的人性美.以国内某人行桥方案设计为例,探讨人行桥设计阶段如何实现美观.  相似文献   
55.
鉴于我国现行的人行桥规范较为陈旧,对人行桥动力特性要求过于苛刻,不利于大跨径、纤柔的人行桥动力设计,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国外现行的人行桥设计指南,以深圳市燕罗人行桥工程为背景,对大跨径人行桥的振动控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实践。实践结果显示,调谐质量阻尼器(下文称TMD)的布置,可以有效降低大跨度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提高行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山区峡谷大跨度人行悬索桥的抗风性能,以一座跨度为389 m的人行悬索桥为背景开展风洞试验研究.首先采用地形模型风洞试验获得加劲梁设计基准风速、静阵风风速和颤振检验风速;然后采用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测得加劲梁气动力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采用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测得加劲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根方差及扭转角根方差...  相似文献   
57.
《世界桥梁》2007,(2):34-34
青春桥(SeishumBridge)位于日本群马县吾妻郡嬬恋村,横跨普通河流大堀川,连接嬬恋村运动公园和嬬恋村立西中学,是一座人行桥.  相似文献   
58.
何巍  鲁海笑  朱俭锋 《上海公路》2023,(3):68-73+92+218
人行桥跨度的增加以及轻质高强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结构基频不断降低,进而带来了较为显著的人致桥梁振动舒适性问题。现基于人致振动理论,分析了行人荷载的作用特性和国内外规范对行人舒适度评价方法的异同,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了高密度人群下的人致振动响应,比较了三种不同的梁高方案与其产生的人致振动效应,以及采取减振控制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钢箱梁人行桥结构人致振动性能保证的前提下,基于多组TMD的振动控制措施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60.
王哲 《港工技术》2022,(4):29-33
本项目依托南京市某钢箱梁人行桥进行研究,对桥梁竖向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测试。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将实桥温度数据、中英规范规定的温度作用分别模拟,相互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尽管英国BS5400规范关于钢箱梁温度的规定已经较为详尽,但由于实际钢箱梁桥受太阳辐射、对流的温度差异实时变化明显,实际温差与规范有一定的差异。分析以双折线为代表的我国规范与以四折线为代表的英国规范的存在一定的差异,英国规范在Sbz和组合应力方面略大于我国规范。同时,钢箱梁轴向应力和Sby应力一天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10 MPa之内,而Sbz的最大应力和组合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应力值介于-30~-70 MPa之间。内外弧受力存在差异与边界条件的约束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