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篇
  免费   167篇
公路运输   2026篇
综合类   1124篇
水路运输   949篇
铁路运输   654篇
综合运输   16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续上期) 三、排放控制概念 对于一种创新的发动机概念来说,要满足未来的欧洲Ⅳ排放法规是理所当然的.已经述及的非常卓越的混合气生成过程,以及通过排气凸轮轴上的VANOS系统实现的、对残余废气控制的高自由度,和带有较小余隙空间的、经过优化的燃烧室都对降低原始排放做出了贡献.该机的活塞火力岸区域是分段的,火力岸总高度4.5mm中,有效高度为3mm.这种活塞对降低原始排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对充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气空气动力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3.
在早期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的设计和施工,通常使用纤维加劲聚合物(FRP)外敷技术。介绍了一种用于探测外敷层与混凝土柱间缺陷的电磁成像(简称EM)技术。该技术还可用于评定外敷层施工质量,测试由于地震或其它破坏性荷载作用下立柱与外敷层间的脱层程度。  相似文献   
74.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系统,对3种金属纤维增强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在不同温度时发生滑动摩擦后的磨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摩擦材料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磨损特性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含钢纤维材料Fe原子浓度达50%~60%,Cu、Ba、Ca、Al等元素的原子浓度在6%~10%;含黄铜纤维与紫铜纤维的材料副磨屑中,二者Fe原子浓度均较高,但其它元素的原子浓度为紫铜低于黄铜;紫铜材料体系的结合程度比黄铜好,填料不易脱落,但对对偶损伤稍大。  相似文献   
75.
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华鑫  胡长顺  张争奇 《公路》2003,(6):143-147
纤维沥青混合料由于其优良的技术性能与价格优势和施工技术简单的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其性能优势要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体现,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结合纤维沥青混合料自身的特点,以方便易操作为原则,提出了纤维的选择原则及以马歇尔试验为基础的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6.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强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Fibermesh网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改善明显;掺入三种纤维后提高了混凝土的柔韧性,尤其是网状聚丙烯纤维和单丝纤维,改善效果很明显,这对改善UTW路面应力状况非常有利;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0.65~0.90应力水平范围内,疲劳寿命增长均很明显,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说明网状聚丙烯纤维的增韧作用更加明显,适宜于UTW路面使用。  相似文献   
77.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的防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掺加聚丙烯腈纤维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和效果分析,肯定了掺加聚丙烯腈纤维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俞庆伟 《轿车情报》2003,(10):96-97
世界各地的一大群汽车设计学生对2050年以燃料电池驱动的丰田F1概念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刊特辑了来自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日本东京传播艺术学校3所汽车设计院校的学生作品,让读者一睹4为快。  相似文献   
79.
80.
SMA纤维添加设备是铺筑SMA路面的重要辅助设备,结合纤维添加设备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该设备的研究设计思路、结构与工作原理、突出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