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566篇
综合类   472篇
水路运输   731篇
铁路运输   596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暾 《北方交通》2020,(10):92-94
由于区块链具有难以篡改、异构灵活、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协作机制透明、安全可靠的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结合智能交通领域的业务需求和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对区块链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线性状态方程,建立位置反馈PID控制闭环系统Simulink模型,分别对阀控非对称缸及整个闭环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相同结构及参数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位置反馈PID控制可改善主动转向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改变时位移、速度、流量的不对称特性,但压力差异与突变依然存在,并在换向位置出现轻微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4.
5.
6.
文章通过对大盘隧道施工围岩量测的运用,简单介绍了围岩量测技术的方法、量测数据的分析及其调整施工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光纤油水界面测控装置的的理,结构特点及其在遇脱水器中的运行结果,对设计和实际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也作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汽车中的光纤多路复用布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与配件》1997,(17):17-17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05,(10):49-49
俱乐部推出MSC标识部件后,深受全国俱乐部会员硬摩托车维修工的喜爱。特别是石栏电子增光产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切实为摩友解决了大灯不亮的问题,也为我们的代理商提高了信誉度,现将部分反馈信息摘录刊登,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分布式测量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光纤光栅测量节点的软硬件实现,并对实时性等影响分布式系统性能的因素做出了分析,最后,对于完善方案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