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184篇
公路运输   1048篇
综合类   590篇
水路运输   196篇
铁路运输   703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根据隧道口施工的原则,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优的施工方案,从而对公路桥梁隧道口软地基施工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22.
肖景红  王敏  冷先伦  王川  陈国良 《公路》2022,67(3):336-342
小净距隧道穿越破碎带时引发的围岩大变形给衬砌等支护结构的性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开展施工过程中的衬砌性能评价研究。基于此,采用基于收敛-约束法的纵向位移剖面(LDP)法和强度校核法等理论分析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岗岭小净距隧道穿越破碎带时围岩稳定与衬砌支护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收敛-约束的LDP方法,可有效确定围岩衬砌合理支护时机对应的破碎带和完整岩体的不同反力系数,使得破碎带围岩的开挖变形量值从24 mm降低至7 mm,且避免了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塑性区贯通破坏;针对破碎带和完整岩体分界处出现的衬砌拉弯和压弯破坏现象,提出了临时素混凝土仰拱的施工支护优化方案,使得衬砌混凝土弯矩从0.1 MN·m减低到0.06 MN·m,约减少了40%,有效改善了衬砌的受力状态,提高了衬砌混凝土的安全性能,安全系数从1.0增加到1.25;提出了岗岭隧道安全施工的衬砌初凝强度阈值为60%的最终强度,此时衬砌混凝土的安全系数约为1.03。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3.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方案,一直是公路路基工程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以红河州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项目K10+900~K11+080段左侧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基于等比/非等比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原边坡设计方案,获得了优化前后的边坡稳定性状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结合边坡施工工况,通过对比边坡设计方案优化前后安全系数、坡体最大位移和剪应变增量云图潜在滑面等边坡稳定性指标,并结合传统强度折减和非等比强度折减的分析方法,证明该边坡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取消所有锚杆(索)支护结构,既满足设计要求,又减少工程成本,极大地满足了该边坡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双重指标。  相似文献   
924.
康志军  谭勇  李金龙 《隧道建设》2017,37(10):1287-1295
利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考虑完全流-固耦合效应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水位高度、渗流时间对开挖面变形、地表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开挖面变形随支护压力比的减小经历3个阶段的变化,且与土体塑性区的发展密切相关;相比于无水状态,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显著降低,随水位的升高、渗流时间的增大,开挖面发生失稳破坏的支护压力比明显增大;支护压力比(表征支护压力)的减小将导致开挖面前方一定范围的孔隙水压力减小,靠近开挖面的孔隙水压力受扰动程度加剧,形成"漏斗状"的影响区;开挖面失稳导致土体位移场延伸至地表,引起地表产生明显的沉降变形,在不同的变形阶段开挖面中心点位移与最大地表沉降分别呈抛物线相关和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25.
为解决传统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在综合管廊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根据国内管廊工程建设环境特点,通过分析传统管廊施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创新性地提出U型盾构机械化施工工法。该工法将明挖法开挖与在盾壳内完成主体预制拼装结构相结合,通过研制相应装备将传统固定支护结构转变为刚性可移动支护结构,实现了明挖法管廊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介绍U型盾构工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节点处理,对比U型盾构与传统明挖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U型盾构适用范围及其工法优势; 通过海口市椰海大道管廊试验,验证了该工法在明挖综合管廊施工中具有较高的进度优势、经济优势和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探讨该工法在小曲线半径、矩形或U型断面工程以及明挖框架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综合管廊及类似工程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926.
地应力及其对工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地应力及地应力产生的原因。对地应力引起基坑变形、岸坡变形、岩爆,与地下洞室、巷道设计的关系,围岩稳定及二次应力场等问题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27.
喷锚支护优点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喷锚支护作用的特点和优点作了初步探讨,旨在总结、积累经验,推广喷锚支护 这一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8.
浅埋湖底隧道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玄武湖隧道 ,全长 2 6 6km ,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 ,主体为现浇混凝土结构 ,对隧道主体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无对拉螺栓支模、梁州段垂直支护结构施工、结构防水等难题 ,就其关键技术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929.
长管棚支护作为隧道工程施工重要的支护形式,对于确保隧道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长管棚支护的工艺原理及其作用,进而分别在施工准备、导向墙施工、钻孔施工、钢管安装以及注浆等几方面,详细概述了长管棚支护施工技术,可以为相关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30.
通过应用建筑施工计算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箱涵顶进工程基坑支护采用不同加固方案进行检算,并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指导现场根据施工当时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择安全、经济的支护加固措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