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40篇
  免费   1033篇
公路运输   12684篇
综合类   5680篇
水路运输   4993篇
铁路运输   6187篇
综合运输   729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730篇
  2021年   891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299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521篇
  2011年   1653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733篇
  2008年   1857篇
  2007年   1579篇
  2006年   1346篇
  2005年   1245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1174篇
  2002年   946篇
  2001年   847篇
  2000年   589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46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996年11月在荷兰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会议的论文,分防治路面反射裂缝的设计和试验方法两个部分,此为有关试验方法的部分。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250型摩托车发展很快,款式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增加,品种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高。本文以日本250型摩托车为例,分析预测了国外250型摩托车技术发展动态及趋势。250车的发动机已从二冲程向四冲程发展,并追求高转速化、多缸化、多气门和水冷化,全面提高其发动机升功率及整车比功率,追求良好的牵引性能及行驶平顺性、舒适性,并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摩托车的技术性能。我国250车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大批量生产的高性能发动机,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有望赶上国际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43.
44.
黄春杰  杨光 《汽车技术》1993,(10):42-43
通过对08A1钢板单向拉伸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变形强化对提高板料强度的贡献,从而为采用张力拉伸成型法来提高汽车覆盖件塑性变形程度,使制件的强度和刚度增加,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5.
唐勇 《机电设备》1995,(4):38-41
可靠性和随动性是随动高压空气减压阀需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作者以此为出发点,突破了传统减压阀传感结构的设计,利用另一种介质压力来控制、引导工作介质压力的变化。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该阀密封可靠,性能良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6.
47.
对水面舰船大型舰壳声呐导流罩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的途径也措施提出了探讨性意见,可供水面舰船、潜艇大型舰壳声呐志流罩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48.
周延威  李一鸣 《公路》1996,(1):19-23
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遇到的诸如拌楼冷料仓流量,热料仓供料比,加热温度、拌和时间、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复压遍数非常规试验作较详细介绍,供有关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9.
3.4牵引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上述机器牵引系统各部件的运动方程式(1.50)~式(1.56)的联立求解,可以分析机器的各种工作状态,计算出相应的动态性能指标.对机器系统来说,输入为发动机的循环供油量△g=△g(h,ωe),或者说是供油拉杆的位移h(PT的压力pe);干扰有工作负荷Fx(t)和影响行走机构滑转性能的诸因素,在取静态滑转曲线计算时,干扰仅为工作负荷Fx(t);系统输出为牵引力fk(t)、行走速度V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牵引功率NT、牵引效率ηT、牵引比油耗gT、牵引小时油耗GT等.  相似文献   
50.
文章首先从功能、检测原理、系统组成几个方面对“车辆轮对动态检测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做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装置”在车辆段现场的应用情况、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