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26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40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目前,港口企业在与客户签订港口货物作业合同时,大多约定按吨位或箱量收取"装卸包干费"。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装卸包干费"的内涵与港口企业提供劳务服务的外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整和充实港口货物装卸包干费的内涵势  相似文献   
82.
在国内尚无大吨位窄轨蓄电池式牵引车的条件下,兰州机车厂研制开发了适用于地铁盾构施工的JXK(35-9/540型交流窄轨蓄电池式地铁牵引车。该车已用于广州地铁2号线三元里——越秀公园区间地铁工程盾构施工运输。  相似文献   
83.
目前国内外建设的大跨度连续梁中,有许多支座由于其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支座在设计、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当而造成支座过早地破坏,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结合沪宁城际铁路跨娄江85m+135m+85m连续梁支座更换的施工,介绍超大吨位连续梁支座更换的施工技术,支座更换采用单点顶升,多台千斤顶同步顶升控制系统.通过对连续梁顶...  相似文献   
84.
以广州市东圃某特大桥的检测与加固设计为背景,通过对体外预应力加固中的大吨位端部锚固块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了端部锚固块在新增混凝土前后的纵向应力、横向应力和竖向应力,并对这些应力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端部锚固块在新增混凝土后的加固效果非常明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一些局部加强建议。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利用拉-压杆模型进行了锚固区的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85.
文中通过回顾我国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的变迁,对解决内河船舶吨位证书内容协调性与数据逻辑性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6.
因研究桥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徐变性能的需要,自主研制了大吨位徐变仪。对于处于接触受力状态的徐变仪球铰区域,先用Hertz接触理论估算球铰区域尺寸范围,然后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区域分别取2种垫板凹槽球径的模型进行接触分析,通过对比球铰区域的最大接触压力、mises应力、第3主应力来进一步确定垫板凹槽的合理球径。用该徐变仪对2座大桥成功进行了高强度混凝土徐变试验,并实际验证了试验荷载下徐变仪球铰区域的受力性能,以及有限元接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7.
梅振 《运输车辆》2014,(2):63-65
岁末年初,各种专用汽车用户也在总结过往一年的用车经验与教训,并对新一年的业务进行规划。本文通过采访一位随车起重运输车用户,了解了目前国内随车起重运输车的一些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8.
吨位T形刚构转体桥施工作业技术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对其施工过程展开风险评估研究非常必要。根据风险评估与管理理论,利用综合识别法识别出转体过程中的施工风险因素,并对转体过程的主要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施工风险控制对策,为今后类似桥梁施工管理及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大吨位CFRP拉索锚具的锚固性能及极限承载力,实现CFRP拉索的可靠锚固,设计了19根CFRP筋大吨位机械夹持-黏结型复合式锚具,对其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试验中对筋材滑移、筋材应变和钢套筒应变分布进行测试;利用ANSYS软件建立大吨位锚具有限元模型,对筋材滑移量、钢套筒环向和纵向应变进行分析,探明了锚固...  相似文献   
90.
长江航道的通航深度限制了大型船舶的航运,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出了一个适应长江航道特点的新型船舶概念的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