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50篇
综合类   170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97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车线关系基础上,研究车辆通过圆曲线时悬浮力变化情况,分析转向架结构和圆曲线的几何匹配关系,计算车辆部件偏移量、悬浮力变化量、弹簧变形量等,给出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说明满足车辆与线路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实践表明,研究结论为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设计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缓和曲线基本功能与平曲线线形协调要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公路基本型平曲线的通用设计公式及方法,对公路路线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中出现了瓦斯、SO2、H2S、VOC等有害气体,针对这一地质情况及时地调整了通风方案,并采取了有效的瓦斯处理措施.文章主要介绍了这一地段的施工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情况及其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4.
圆梁山隧道岩溶管道群涌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圆梁山隧道出口工区DK361+764处岩溶管道大规模涌水、突泥的过程,揭示了石灰岩地区背斜构造中岩溶的发育特点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危害,阐述了该岩溶的治理措施及施工过程,取得的经验可供今后处理同类岩溶问题时借鉴.  相似文献   
25.
陈大军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142-147
文章以圆梁山特长隧道出口的施工为例,总结了平行导坑下特长隧道独头快速施工中工作面模式选择,以合理的工作模式保持快速稳定的施工,希望对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6.
曲梁的等效轴力及其在有限元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曲率的影响,曲线梁在其曲率平面内弯曲时的中性轴不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因此弯矩在形心处要引起正应力,从而引出所谓“等效轴力”的概念。在采用曲梁有限元法分析曲梁桥或拱桥时,若忽略“等效轴力”与实际轴力的区别,会导致错误的轴向力计算结果。本文讨论这种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在有限元法中如何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7.
悬索桥索鞍位置的分离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索鞍位置计算,已有的计算方法较为繁琐或仅适用于单圆曲线索鞍,针对这种情况,将单圆曲线索鞍位置计算的分离计算法推广到复合圆曲线索鞍位置的计算中,从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出发推导得到了复合圆曲线索鞍位置计算的解析公式和由解析公式求解的牛顿-拉斐森迭代算法。改进约束条件,给出合理的迭代初值计算公式,确保了索鞍位置迭代计算快速收敛于真实解。归纳提出了理论顶点的顺延悬链线交点定义法和切线交点定义法的概念,探讨了两种定义法所得的索鞍位置计算公式或计算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算例表明:该精确方法正确可行,近似方法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供悬索桥施工、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8.
简要介绍如何使用坡脚圆法验算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乘客舒适度标准是确定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必须满足的强制性指标。为合理平衡乘客舒适度与工程建设成本之间的跷跷板关系,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各种现有制式取值标准,就悬挂式单轨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平面圆曲线半径相关的乘客舒适度指标为车体偏转角及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随着偏转角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数值的增加,其对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影响逐渐减弱,恶化舒适度条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程效益的减小。悬挂式单轨最大偏转角理论上可突破传统轮轨铁路7.7°的限制,但增大偏转角对限界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人体可忍受的振动持续作用时间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大小成反比,将加速度控制在0.4~0.8 m/s~2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0.
针对弹性车轮轮箍滚动圆直径的测量难点设计了辅助测量装置,满足了该尺寸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