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9篇
  免费   305篇
公路运输   1278篇
综合类   764篇
水路运输   390篇
铁路运输   860篇
综合运输   17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以汾河漫滩地区砂土与黏性土交互沉积地层中的两个典型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不同地下水控制方法的降水效果;对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汾河漫滩地区开挖地铁车站基坑时,采用坑外降水方案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同等规模的基坑工程,采用坑外降水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节省造价;相比坑外降水方案,采用有止水帷幕的坑内降水方案可显著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总抽水量减少约60%,降水影响半径减小约70%,地表沉降减少约45%。  相似文献   
72.
悬索和斜拉复合桥梁的位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增洪 《中外公路》2003,23(1):47-50
该文描述跨越日本轻津海峡的轻津海峡大桥的位移特征,所建议的桥的长度达20km,中心桥设计成超长跨径达4000m,由悬索节段和斜拉节段组成的复合桥梁,所有荷载由三根主缆和辅助缆索承担。文中对斜拉悬索复合桥的悬索桥模型进行了分析,塔的高度和斜拉索以及悬索支承的长度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3.
主要论述运用结构力学位移法求解半边桩基础单桩承载力、桩顶弯矩与水平力等的过程,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一种基坑工程实例,并采用位移反分析技术了m值与被动区水泥土加固宽度的关系,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5.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桩土相对位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松  芮瑞  夏元友 《公路》2005,(8):280-284
管桩加固软土路基作为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路基稳定和总沉降的问题,但是桩顶平面会产生较大的桩土相对位移。对桩土相对位移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利用桩土相对位移的原型观测试验,从变形的角度研究桩土协同工作性状,同时提出了桩土相对位移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6.
以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监测、应力监测以及现场点荷载试验,及时得到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化综合信息,为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以320国道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的不利变形,从设计和构造两方面提出预防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梁体外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
结合城市高架高独柱墩顶部发生横向位移这一现象,对高独柱墩顶部横向荷载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应用三维非线性屈曲分析,阐述组合荷载所引起的大变形及混凝土徐变效应与墩顶横向位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设计、施工类似结构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以沈阳地铁中街站大跨度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计算软件,对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洞桩法施工开挖方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将动态施工开挖过程划分五个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各施工工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和分布规律,并按工程信息化施工要求事前将预测数据提供施工单位,以指导施工控制地表沉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洞桩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土体扰动较大,明显影响隧道中心附近地表变形的步序是小导洞开挖和初期支护扣拱施工阶段,约占最终沉降量的70%;而其他步序影响较小。最终,地表沉降在隧道横向分布呈"W"形态。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表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大跨度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0.
张玉芳 《铁道建筑》2020,(4):150-154
红层软岩地区铁路工程建设中滑坡问题突出。本文结合西南地区一铁路红层滑坡治理工程,利用该地区红层滑坡的现场调查结果,从红层软岩特性、地层岩性、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等多方面对该地区铁路滑坡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论述红层滑坡与一般滑坡的不同点,分析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特性、地层主要成分以及红层软岩中的粉砂质泥岩在不同风化程度下的力学特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地层岩性、地质水文、人为因素是导致红层滑坡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