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8篇
  免费   152篇
公路运输   1389篇
综合类   1567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1061篇
综合运输   35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1.
船舶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故或产生一些纠纷,处理这些事故及纠纷必将涉及到一些保险及法律上的实务。文章简要介绍船舶保险的一些重要知识,尤其在事故或纠纷发生后,船长应应对的船舶保险商务事宜。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3.
为划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并分析其形成机制,本文考虑城市内部换乘过程,解析了公路旅客城际出行过程.利用昆明市1 757份公路旅客出行调查问卷数据,提取了公路城际出行链结构特征.通过测算出行链结构值,提出了公路城际出行链模式的划分方法,将公路客运城际出行链模式划分为Ⅰ、Ⅱ、Ⅲ类并分别获取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昆明市公路城际通道的平均运距为237.95 km,公共交通是公路城际出行过程中城市内部换乘的主要交通方式;昆明市公路城际出行链的3类模式占比为13.9∶6.4∶4.7,整体结构较合理;其中,Ⅱ类出行链模式最能体现均衡、稳定的形成机制.对公路城际出行链的形成机制分析发现,收入因素是促使出行链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动力;造成出行链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是市内出行延误,而非城际通道出行过程.  相似文献   
94.
基于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SP调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研究方法各异,SP调查逐渐成为研究出行时间价值的重要手段。首先系统梳理SP调查的方法、设计、实施和特点。基于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的SP分项调查,详细阐述SP调查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调查规模和抽样方式,重点分析SP调查方案的设计。基于均匀设计方法,采用SP调查和RP调查相结合的方案,通过确定影响因素、设定情景模式和主要参数,基于不同出行方式分别设计了SP调查表格和情景模式卡。通过对北京市SP调查相关实证分析,提出SP调查实施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公交服务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公交运营者加深对公交出行变异性的认识。本文将公交惯常出行定义为乘客个体多次在同一时段或空间乘坐公交的行为,随机出行的定义与之相反。利用厦门市30天连续的常规公交数据,使用DBSCAN算法对出行天数在10天以上的高频乘客进行划分,用核心点来表征惯常出行,用非核心点来表征随机出行。结果表明有78.70%的出行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有72.32%的出行在空间上具有稳定性。研究结论凸显了公交高频乘客也具有随机出行,且随机出行的统计特征和时空分布与惯常出行有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个体时空模式挖掘、乘客人群划分、定制公交线路制定、公交差异化服务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96.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高度复合的新型开发模式,通过改变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日常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交通规划者视角,对城市综合体产生的社区居民出行行为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预处理,弱化个人信息对于出行特征分析的干扰,以有城市综合体的社区居民自陈述的出行变化作拟纵向分析,初步把握城市综合体对社区居民出行特征产生的影响趋势.而后对有无城市综合体两类社区居民的出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可有效促进居民产生更多的短距离慢行出行替代机动化长距离出行以满足弹性需求.本研究可为城市综合体区别于传统单一用地开发模式的交通系统配置提供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97.
春运期间,河池辖区水上出行客流量明显增多,河池海事局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的现场安全监管,保障春运期间市民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98.
《城市公共交通》2020,(3):84-86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近日,很多企业都正式复工复产,各大城市也迎来了春运返程高峰,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公路客运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载体,客车的健康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安全出行,还影响到全国的疫情防控大局。  相似文献   
99.
互联网+交通平台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交通出行业态,共享交通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梳理了城市交通出行的传统模式;分析了共享交通出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需求;探讨了共享交通有关业态的合规性、安全性及可靠性等问题;最后讨论了私家车租车、私家车搭乘及私家车拼车等共性交通业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2009年6月5日,载着100人的成都9路公交车燃起熊熊烈火,刹那间车厢成炼狱。这场大火吞噬了28条鲜活的生命,更烧痛了全国公交行业的神经。痛定思痛,为告慰亡灵,更为市民出行舒心,成都公交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思和建设。身处风暴中的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简称“成都公交集团”)不断摸索公交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