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1282篇
综合类   1202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1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沥青中掺以沥青重量计的0.05%-0.20%CT金属筇,沥青砂的抗压强度增加43%,对集料的粘附力提高2-3个等级,金属皂沥青的延度增加30%,脆点降低3-5℃。4年来,全川总计铺筑150万m^2的金属皂沥青路面,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区不同天然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初步研究,得出隧道区存在浅部风化裂隙水和下部构造裂隙水两个地下水流系统的结论.各系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不尽相同,下部构造裂隙水既有40年前的"老水”,又有新近渗入水与"老水”的混合水;浅部风化裂隙水主要为新近入渗水及与"老水”的混合水.隧道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深处未发现初生水或封存水.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分析2种高粘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变化规律,分别制备了10%、12%、14%改性剂掺量的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和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通过测试4种温度下的布氏粘度外推得到的60℃粘度(动力粘度),然后按照不同的对比方法,比较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未老化前改性剂掺量为10%、12%、14%时,国产的SINO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动力粘度分别大于、相当于、小于TPS高粘度改性沥青;在TFOT老化后(5 h),2种改性剂掺量在12%的时候粘度最好,在PAV老化下,SINOTPS表现出比TPS更高的动力粘度。  相似文献   
104.
杨三强  黄士周 《中外公路》2019,39(2):236-239
为快速解决与修补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麻面、龟裂等问题,采用高黏性改性沥青和碎石为原材料制成的新型路面养护薄层修补料修补路面,不仅高效快速而且不会对交通造成任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的总体性能优于其他方案,聚合物改性沥青薄层修补料所用的改性沥青采用方案1的配比设计,研究得出集料采用S12、S14级配碎石;通过薄层修补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可知,经薄层修补料处理过路面相对于原路面在平整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对薄层修补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可知,薄层修补料结构层与原路面结合良好,黏结紧密,构成了完整的一体结构,薄层修补料与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黏结力平均值为5MPa;使用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探测可知,薄层修补料与原沥青混合料路面挤嵌良好,形成了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5.
吴谨  梅迎军  周启伟 《中外公路》2019,39(2):279-283
钡渣是用重晶石生产钡盐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钡渣堆放不仅占用土地面积,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对钡渣的充分利用,研究了不同钡渣掺量下的SMA-10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得出钡渣可部分代替0~3mm玄武岩细集料,钡渣掺量为5%~15%时,混合料满足各项性能要求。钡渣掺量每增大5%,高温性能随之提升,动稳定度提高19%左右;低温性能降低,破坏应变减小10%左右;水稳定性能优良,冻融劈裂强度比TSR在90%以上,提出钡渣掺量不能大于15%。该文依托贵州某国省道改造工程铺筑试验段,钡渣掺量为10%,油石比为6.5%,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6.
李彩霞  张苛  罗要飞 《中外公路》2019,39(4):234-239
基于改善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室内采用半圆弯拉试验(SCB试验)探讨复合改性沥青或混合料中添加纤维方式的改善效果;并针对纤维改善方案,分析了纤维类型和纤维掺量对PPA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及显著性。结果表明:PPA改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复合改性沥青或添加纤维均可改善其低温抗裂性能,相应方案的改善效果优劣依次为PPA/SBR复合改性沥青、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玄武岩纤维,但对于采用Shell-70沥青制备的PPA改性沥青混合料而言,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玄武岩纤维两种方案对应的改善效果差异不大;纤维改善PPA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效果与纤维类型和纤维掺量密切相关,其中纤维掺量的影响相对较大;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以复合方式添加,基本能够达到与玄武岩纤维相同的改善效果。使用复合纤维达到了改善低温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目的,从而为改善PP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几种不同的老化方式,对高粘度SBS改性沥青进行老化后,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对老化前后的沥青试样进行对比分析。将图像用MATLAB和image-pro plus处理计算后得到一系列相关微观参数。短期老化后SBS的损失比例分别为77.7%(RTFOT)和69.8%(TFOT);长期老化后SBS的损失比例为84.7%(RTFOT+PAV)和85%(TFOT+PAV)。同时,对高粘度SBS改性沥青的宏观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TFOT和RTFOT两种老化方式下高粘度SBS改性沥青的宏观性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别:RTFOT老化方式对于沥青的老化程度要高于TFOT,经过长期老化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8.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由于其性能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针对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以西安市某天然地基修建27层高楼为工程依托,通过对深层平板静载荷试验数据的分析,并根据规范确定了该场地内卵砾石层及粉质黏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均超过500 k Pa,其变形模量分别为29,27 MPa,天然地基强度满足27层建筑物基底压力的要求。通过工后沉降观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0.
长江,头枕东海,尾靠雪山,出千峡、纳百川,波涛滚滚,横贯中华大地。嘉陵川江之晨雾,荆江白云之黄鹤,扬子秦淮之灯影,子夜十六铺之浪漫,凡江流经之处,上下皆有吟唱。千百年来,长江一次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她雄伟矫健、跳跃奔腾、永往直前,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