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0篇
  免费   475篇
公路运输   4835篇
综合类   2841篇
水路运输   1874篇
铁路运输   1950篇
综合运输   43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结合的产品,其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多种方案间的比选,本文从屏蔽门系统的设置形式、支承方式、材料选用及监控方式4个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强调了在设计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53.
王胜群 《汽车化油器》1997,(3):17-20,12
本文重点分析了研究2E3化油器的空燃比A/F,及对十五工况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化油器式发动机闭环空燃比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对一种降低化油器式发动机排放的闭环空燃比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  相似文献   
55.
由武汉中铁工程机械厂研制的国内首台用于架设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桥梁的165t架桥机模拟架桥一次成功。8月16日,新型架桥机技术方案通过了铁道部审查。武汉中铁工程机械厂从2005年起投入资金,组成了由权威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165t铁路架桥机科研团队,对新型架桥机的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动力学计算和内应力计算,并周密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56.
《中国铁路》2006,(2):78-78
为了减低接触网的维修费用,日本铁道综合研究所开发试验了新型带电承力索双链型悬挂接触网。在受流试验装置上,用架设实物接触网和受电弓评价了导线抬高量、导线应力、离线率等受流性能。结果表明,当车辆运行速度为200km/h,带电承力索张力为34.3kN。辅助导线张力为4.9kN,接触导线张力为14.7kN,  相似文献   
57.
钢管桩桩壁厚度对砂性土沉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维应力波为动力沉桩的理论基础,编制了波动方程特征线法的动力沉桩分析程序,然后对某海洋石油平台工程的沉桩性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定量地研究了桩壁厚的变化对在砂性土中沉桩性状的影响,并得到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58.
59.
实测数据量大小对疲劳强度评估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速机车和客车的运用特点是全寿命时间长、运行线路条件相对固定。如何经济、有效地对结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介绍了疲劳强度评估的方法;其次,按不同的里程从全程数据中抽取数据并计算等效应力幅;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实测数据量大小对疲劳强度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经济、有效的采样方案。  相似文献   
60.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弓网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样机技术的核心是参数化、可视化设计和综合性能分析。本文结合我国250km/h高速受电弓设计,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在进行受电弓可视化三维实体设计的基础上,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了受电弓的几何分析及受电弓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校核,计算了接触网振动模态和自振频率;运用结构子结构方法,建立了受电弓-接触网耦合系统模型,计算了不同模拟运行速度下的弓网振动和接触压力响应,以及机车运行振动对受流的影响;最后为了考核接触网的疲劳可靠性,进行了在运行条件下的接触网动应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