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74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97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将其破坏形态分为弯曲型、粘结型及剪切型三大类。主要对其强度和延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以及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抗剪配筋,以提高面板在板-桩连接处的强度和延性,并且讲话了它的优点。本文举出一个设计实例,说明这种抗剪本筋的用法,并同普通箍筋的设计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73.
纤维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根超高强纤维混凝土框架短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了影响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短柱位移延性的因素,探讨了其变形与耗能能力。将试验结果与普通高强混凝土短柱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超高强混凝土短柱中掺入纤维是解决超高强混凝土短柱脆性大、延性差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4.
该文阐述了某大跨度连续桥的延性抗震分析。通过对强震区的某大跨连续梁的固定墩采用弹塑性减震耗能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固定墩承受的巨大的水平剪力。在此基础上,对墩柱进行延性抗震设计,并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结构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墩柱的延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墩柱底部弯矩。配箍率和轴压比对墩柱的延性系数影响较明显,而纵向主筋的配筋率减低,屈服和极限曲率均会降低,对延性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5.
以昆明市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中跨越南昆铁路的(65+100+65)m钢-混组合梁主桥为背景,采用反应谱和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对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考虑铅芯橡胶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分别利用反应谱进行E1地震作用下和时程分析方法进行E2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各墩柱截面的M-Phi曲线判断了各个墩柱在E2地震下的工作状态均处于弹性工作范围之内,达到了设置减隔震装置的性能目标。有限元分析采用大型桥梁结构分析软件MIDAS。  相似文献   
76.
螺旋箍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柱能明显提高柱的承载力及延性,为了研究五螺箍矩形混凝土短柱在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结合已有文献中的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基于材料用量相等的原则,设计了4种不同配箍形式的矩形截面柱,基于已验证了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不同混凝土强度对上述4种柱的轴压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研究;最后,通过对五螺箍柱进行参数分析,提出了基于体积配箍率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五螺箍较五环箍、矩形箍和矩形螺旋箍柱构件承载力均值分别提高0.78%、6.70%和13.73%,延性系数均值分别提高2.00%、10.32%和10.41%,说明五螺箍柱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延性;与各国规范提出的公式进行对比,本文建议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较为简便,且与试验值的误差均值仅为2.83%.   相似文献   
77.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在跨越现状及规划路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型式,作为重点设防类结构,抗震分析是桥梁结构设计中重要且较为控制的一环.以某城市轨道交通(30+50+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例,采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建立分布式纤维铰有限元模型,进行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除P3号活动墩在地...  相似文献   
78.
对压弯构件的荷载-挠度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弯矩M-曲率φ及荷载P-位移δ曲线进行了探讨,并由此讨论了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轴压比对压弯构件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时程分析,对固结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处桥墩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分析结果可为该桥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地基土以及桩身在进入非线性状态下的单桩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采用分布塑性铰模型模拟桩身的弹塑性,以p-y曲线模拟桩侧地基土水平抗力,对固定桩头单桩基础进行了静力非线性推倒分析。结果表明:(1)桩身轴压比对结构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及位移延性影响显著;(2)随着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增大,桩顶极限位移减小,但水平极限承载能力增大;(3)提高桩身配箍率,桩顶极限位移增加较明显;(4)轴压比较小时,在桩头及地面以下桩身均可能产生塑性铰,但轴压比较大时,仅在桩头产生塑性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