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07篇
  免费   249篇
公路运输   9269篇
综合类   7684篇
水路运输   6385篇
铁路运输   4563篇
综合运输   2255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2048篇
  2013年   1594篇
  2012年   2172篇
  2011年   2175篇
  2010年   2091篇
  2009年   2278篇
  2008年   2080篇
  2007年   1635篇
  2006年   1667篇
  2005年   1903篇
  2004年   1958篇
  2003年   1392篇
  2002年   1059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627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浅谈山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察设计阶段是抓好环境保护的龙头,本文针对山区公路的发展,提出了山区公路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92.
数字化造船与"e江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可一 《船舶工程》2005,27(Z1):84-94
文章从分析数字化制造、数字化造船的发展历程着手,提出了数字化造船的定义及衡量标准,并对日、韩船厂以及中国船厂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江南造船集团信息化实施、CAD/CAM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展望了正在建设中的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信息化建设的未来,以期为中国船舶行业数字化造船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3.
<正>一、监理制的演变工程监理制在国际上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组织机构、方法、手段等方面,还是在法规制度上,都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的时间稍晚一些。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政府部门已有了单向的行政监督和施工单位的自我监督制度,但它与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监理制是完全不同的(见链接1)。  相似文献   
94.
国内信息     
《中国海事》2005,(1):66-70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铁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6.
轮胎的使用寿命与本身的质量有关,但在使用和保管中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将会大大提高其行驶里程。  相似文献   
97.
98.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力度的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本文针对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探讨,同时对该领域内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
对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设与加强农村客运站的管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农村客运源泉管理,保障旅客运输安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在对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进行有益尝试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逐步完善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0.
二十一世纪我国运输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国民经济要翻两番,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制定我国运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运输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运输界应积极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输业有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到缓解的转变,但从全局来说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未来20年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我国运输业应继续加快建设,力争2010年初步适应、2020年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应增加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长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运输建设,加快运输大通道、和周边国家运输联系的网络、不同旅客群体和不同货类运输系统建设,加快运输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国家应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