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0篇
  免费   217篇
公路运输   2103篇
综合类   1357篇
水路运输   1099篇
铁路运输   655篇
综合运输   18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平车中梁、侧梁一般采用H型钢,将腹板两端中部切除部分,再压型成为鱼腹状。一般传统压型采用热压法或冷压法,但都必须在两个折弯点分别压装。本文提出一种一次压装、两个折弯点同时成型的冷压方法,从能耗、效率、劳动强度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2.
对轨道交通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进行隔热性能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对隔热壁内部空气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分析。结论为:在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K值计算中,当空气层厚度大于一定厚度时,流体自然对流对隔热壁的隔热性能影响较大。利用多项式密度(Polynomial Denisity)和Boussinesq模型两种算法,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3.
本文讨论矩阵奇异值分解技术在任意边界条件下圆柱壳自由振动中的应用。对于任意边界条件,圆柱壳的精确解过程会遇到求解8阶矩阵行列式的问题。本文采用奇异值分解技术,把行列式求解转换为奇异值求解,并且依据最小奇异值的零点获得圆柱壳的振动频率。本文结合圆柱壳的频散图,讨论了各种边界条件下自由振动频散-波数对在图中的对应点。数值算例表明,奇异值分解为任意边界下圆柱壳的自由振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并对常用近似边界处理方法的精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4.
鹿昌辉 《珠江水运》2020,(10):66-67
结合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升级改造项目,对大管径PHC桩沉桩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依据相关地勘资料,对其相应地质条件做可打性分析,介绍整体施工工艺及方法,具体包括PHC桩验收、运输堆存等步骤。并重点探讨了沉桩工艺及方法,对今后大管径PHC桩沉桩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5.
126.
传统控制方法是通过规划算法采集环境信息,但由于位置因素复杂,无法准确获取无线通信范围。为此,提出基于PLC的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优化控制方法。运用PLC算法,选择无线通信方式,设置边界条件,求解覆盖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再依据能量转移原理,实现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化连续任务。完成上述操作步骤后,设计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模式处理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实现优化控制。最后,在实验中设置实验装置,检测2种方法所测的负载功率,是否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方法测得的负载功率会随着线圈间距变大,逐渐增大,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范围。可见,所提方法更符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27.
本文结合印尼芝拉扎火电站工程的施工,讨论如何应用沉管碎石桩综合技术。希望通过研究,确定沉管碎石桩的质量控制方法,明确该技术的施工要求,满足对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28.
129.
分析说明了工程中贝克曼梁法测定路面弯沉常见的试验问题,规范了试验操作,为路面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0.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2017,37(6):735-741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