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6篇
  免费   292篇
公路运输   2906篇
综合类   2534篇
水路运输   1074篇
铁路运输   673篇
综合运输   22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细长体理论和逐次近似计算方法,对水下运动的回转椭球体可压缩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流动压缩因子,用于确定可压缩流动流场.分析了相同的回转椭球体在不同介质中的临界马赫数以及相同来流马赫数下不同介质中压缩性影响程度.计算结果与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山西省已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病害的调查并进行相关试验分析,发现大部分车辙病害为失稳性车辙,分析了造成这种路段车辙形成的原因,提出并介绍了较为有效的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993.
陕西秦巴山区公路斜坡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巴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灾害多发区.为了研究该区域公路斜坡的成灾机制和发育规律,通过对陕南G316国道早阳~蜀河段斜坡灾害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斜坡灾害点的基本情况,指出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地质环境条件有利于斜坡灾害的孕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向及坡形等基础因子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各影响因子的优势度.  相似文献   
994.
以沥青与矿料的连结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剪强度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低沥青用量高模量(LAHP)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概念,以求在较低沥青用量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参数对车身薄壁吸能构件抗撞性的影响.以材料参数为变量,选取多个离散的设计点,用显式有限元分析,求得这些点的比吸能;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表示比吸能随材料参数而变化的曲面,和高次多项式拟合时的相对误差曲线.最后给出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构件轴对称叠缩变形图,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表明响应面法与显式有限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96.
试样取自南昌地区红土层,室内配制了64组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的非饱和击实试样分别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研究红土在不同含水率、干密度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干密度对抗剪强度及C和φ的影响不是成简单的线性关系.相同干密度下,抗剪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相同的含水率下,粘聚力C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φ与干密度的关系较复杂.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开发新型的抗滑磨耗层级配材料,从级配设计理论出发,分析抗滑磨耗层的粒径特征、空隙率、粗骨料含量、级配曲线走向等设计思路和重要影响因素,确定新型的抗滑磨耗层AK-13N的级配范围,并应用贝雷法对设计级配进行了合理评价.通过对4种典型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K-13N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防渗水能力、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表现突出;试验路证明了所设计的AK-13N密实骨架级配结构始终发挥着构成路面良好宏观构造的作用,且便于施工操作.因此,为选择合适的抗滑磨耗层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和工程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山西禹门口黄河大桥实测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风特性研究是桥梁抗风设计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对大气湍流特性的现场观测研究工作开展得还极少,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山西省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在桥址处建立了一座60 m和两座30 m的风观测站.利用自行编制的程序对实测风速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均风速和风向、风剖面、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等强风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位处的风场比较复杂,风剖面属于山区风速剖面,不完全遵守幂指数分布;桥位处出现28.3 m/s大风机率很大,应进行主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抗风安全性能的风洞试验,以确保主桥悬臂施工期间的安全;还应进行长期观测,得到更多详实资料,为掌握同类地形处的风场特性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99.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杭州—上海(浦东)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研究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地基的效果和影响。应用有效应力法和有效固结压力法,对剪切蠕动所导致的抗剪切强度衰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地基的抗剪强度、地基强度、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较加固前有显著提高,预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预应力锚索注浆体与岩石黏结界面抗剪强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锚固在硬岩和软岩中的岩锚抗拔试验以及注浆体与岩石胶结面的直剪试验,分别得到了注浆体与锚孔孔壁、注浆体与岩石胶结面的黏结强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岩石的整体性和均质性较好的情况下,注浆体与岩石之间的黏结强度主要取决于黏结面的粗糙程度;硬岩强度高,抵抗钻头横向冲击的能力强,成型后的锚孔孔壁较为光滑;软岩强度低,抵抗钻头横向冲击的能力弱,成型后的锚孔孔壁较为粗糙,这增强了软岩岩锚的锚固段在注浆体与岩石黏结面上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该界面发生脱黏破坏的几率。鉴于锚孔孔壁粗糙度对岩锚承载强度影响较大,建议在以后的锚固工程设计以及预应力锚固规范的修订时对上述现象进行合理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