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1174篇
综合类   520篇
水路运输   322篇
铁路运输   531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深汕高速公路鲘门隧道病害的特点是二衬后空洞及渗漏水严重,施工在维持交通情况下进行,使得传统的隧道空洞灌注水泥砂浆的方法受到了限制。该文介绍的鲘门隧道病害治理中采用的创新性空洞轻质土灌注技术以及锚注加固与堵漏和锚喷新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公路隧道病害的治理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索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自行研制了地场温度现场测试系统,并开发了湿喷桩大型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喷桩桩长范围内地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16m范围内,地场温度以年为周期变化于12~20℃之间,气温是控制地场温度分布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大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呈规则衰减趋势,在12~14m处趋于恒定;气温小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先增加然后递减,在12~14m处趋于恒定,拐点深度约为7m;地场温度变化对浅部湿喷桩强度存在较大影响,而7m以下,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季节下湿喷桩强度差异不足3%。由此可见,地场温度是影响湿喷桩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可以提高湿喷桩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103.
黄土隧道网喷支护结构中锚杆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检验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作用,在某黄土隧道中设置有系统锚杆和无系统锚杆2个长为30 m的试验段,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净空收敛、拱部下沉、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锚杆轴力和纵向连接筋应力进行监控量测。研究表明:2个试验段无论从变形还是受力上讲,同类数据均处于同一量级,说明系统锚杆对结构的稳定性作用不大;网络钢架、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共同组成的支护结构是合理的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取消系统锚杆,可以及时喷射混凝土,有利于围岩稳定,从而大大缩短工期;以Ⅳ级围岩为例,取消系统锚杆可降低工程造价10.6%。  相似文献   
104.
简述了自60年代以来,土工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用于防护工程的概况,提出了用土工布辅以旋喷注浆(即CCP工法)技术作好防护工程的技术方案。叙述了土工布防护工程基础的整体设计及其力学分析;说明了土工布沉铺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认为使用土工布沉铺机辅以旋喷注浆工艺,可在不开挖土基的情况下,将土工布这种柔性材料铺于土基中,形成防冲护基的工程帷幕。经实际测算,是一种技术可行、造价低廉的施工工艺和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高压旋喷地基加固施工时的土体扰动控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基加固施工中的一个痼疾:地基加固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从而导致周围管线及建筑物的沉降。文中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高压旋喷施工时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控制土体扰动的危害,介绍了一些处理方法,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在柴油可控预混压燃燃烧模式下,进行了油束空间分布锥角及多脉冲参数对排放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155°和125°油束空间分布锥角的两种油嘴时,通过改变多脉冲喷射定时均可控制预混燃烧放热幅度,但对NOx、HC和CO排放的影响不同;在3次和6次多脉冲喷射条件下,采用小分布锥角(125°)油嘴能够增加有效贯穿距离,提高气缸轴线方向的空气利用率,从而在大脉冲喷射定时条件下改善CO排放,并且可减少50%以上的HC排放。  相似文献   
110.
广州市华南路三期工程B1标段平沙互通立交桥施工中,应用高压旋喷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已灌注桩桩底持力层溶洞的加固处理.文中对使用该技术处理桩底持力层溶洞事故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