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17篇
  免费   722篇
公路运输   17371篇
综合类   14753篇
水路运输   2251篇
铁路运输   3850篇
综合运输   1414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704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734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952篇
  2014年   2126篇
  2013年   2038篇
  2012年   2033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623篇
  2009年   3128篇
  2008年   2681篇
  2007年   2175篇
  2006年   2013篇
  2005年   1843篇
  2004年   1687篇
  2003年   1768篇
  2002年   1238篇
  2001年   1102篇
  2000年   925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08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究SMA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以辽宁省某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结合原路面混合料试验、新加料试验以及配合比设计,对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完成一条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SMA路面经就地热再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天津大道工程,对天津大道工程通道桥流程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封闭箱体施工工艺、支护方案、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处理、集水槽降水、侧墙内侧模板的支立、侧墙外模板支立、混凝土工程及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为通道桥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对西柏坡高速公路二环路至霍寨段工程七标段跨越京昆高速公路2×42 m钢混凝土叠合连续梁进行实验。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监控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预加荷载法能否达到大幅减少负弯矩区混凝土应力的效果。检验施工质量,最终得出能否在很薄的混凝土截面只施加少量预应力钢筋通过预加荷载工法满足负弯矩区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受拉性能,保证桥梁安全可靠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从原材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影响的原因出发,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的因素分析,以及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新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996.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碾压推移病害这一现象,结合相关施工经验以及相关方面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原材料、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可能导致碾压推移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碾压推移病害的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旨在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8.
结合工程实例,从原材料到配合比再到浇筑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99.
采用体积法对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水泥胶浆进行配合比设计,最后结合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以及耐油蚀性能等试验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具有较好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耐油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对沥青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对混合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与碾压进行了分析,为广大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