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0篇
  免费   342篇
公路运输   9121篇
综合类   7788篇
水路运输   386篇
铁路运输   421篇
综合运输   70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1161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393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573篇
  2008年   1258篇
  2007年   1043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765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分析国道G055线长青段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根据路面病害和投资情况,提出用橡胶沥青进行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2.
在特立尼达湖沥青改性重交通沥青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性能、应用等方面展开的探讨,对于国内利用天然沥青改性重交通沥青从而提高路面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3.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设计中更好的考虑施工是整个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以及排水系统等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以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胶粉-集料"三相组成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了若干20目、40目与80目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测定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来研究胶粉目数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粒子干涉效应。试验结果表明,20目和40目低目数胶粉颗粒与集料的粒子干涉效应明显,与矿粉的粒子干涉效应不明显,80目高目数胶粉颗粒与集料的干涉效应不明显。提出在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以"胶粉目数"为核心进行设计,严格控制干涉区间关键筛孔(0. 6 mm~2. 36 mm、2. 36 mm~4. 75 mm)集料比例,避免发生粒子干涉效应,从而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55.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从基层准备、原材料入场、混合料拌合、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接缝处理及碾压等各个阶段,提出了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56.
为满足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为达到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强度、刚度以及列车高速运行及自然条件下长期稳定的技术标准,为减小或避免由于不同线下基础刚度不同对列车高速运行时平顺性和舒适度的影响,实现不同形式过渡段刚度与变形的均匀过渡,在不同构筑物连接处设置了不同形式的过渡段,以涵路过渡段为例,对不同形式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57.
以112国道丰润至遵化段大修工程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配合比设计为研究背景,阐述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配合比设计的实施效果及规范施工条件,提高SBS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抗车辙性、高温稳定性能,确保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8.
概述 近年来,冷再生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省份开展了围绕以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为主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我省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国、省干线公路网逐步形成,新建公路的比重逐年减少.改建、大修工程比例不断扩大,大部分高等级公路在大中修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铣刨罩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的农村公路建设存在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采用冷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959.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