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629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典型联通汊河之一——劳龙虎水道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其水流流态、泥沙输移规律等各方面水文泥沙情况,以充分认识其独特且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并期能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水道港口》2005,26(4):211-211
据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观测,2005年黄河第4次调水调沙以来,所带来的泥沙形成的新淤地已经向海里推进超过了1.6km,目前至少新增湿地133.4hm^2。此次调水调沙是近4年来黄河三角洲新增淤地最多的一次。自2002年国家对黄河实行首次大规模的调水调之争以来,调水调沙已经成为我国治理黄河与开发的重要转折点。经过连续4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不仅使黄河下游主槽过流能力有所恢复、漫滩几率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黄河入海口新淤地面积又开始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4.
变态河工模型垂线流速分布是不相似的。以此为基础对悬移质泥沙变态模型的沉降相似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变态模型的泥沙沉降是不相似的  相似文献   
75.
陈立薇  郝秀彦 《水运工程》2002,(2):25-26,30
通过对修建尼尔基水库后嫩江水文,泥沙变化情况的分析,阐述尼尔基水库对嫩江航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卵石推移质观测方法,分析了长江上游干流卵石推移质的输沙特性及其变化。分析表明:近一二十年来,长江上游干流卵石推移量减少了22%~58%,中数粒径D50细化了约0.005~0.013m,主要是河道采砂、水利工程拦砂所致。  相似文献   
77.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蓄水,重庆库区的变动回水区的泥沙淤积问题,随着运用年限的增长而日趋严重,将严重影响重庆市的航运健康快速发展。针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的泥沙淤积问题,分析了淤积的成因,预测了远景主要航道的淤积量,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重庆港口航道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8.
弯道水流基本特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弯道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对江河治理、航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设计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弯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湾演变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面横比降、横向环流、泥沙输移及冲刷深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79.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杨华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4,25(Z1):59-63
通过对黄骅港海区的气象、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分析,阐述了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丁甡奇 《水运工程》2004,(10):66-68
介绍“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以及对流量、流速、水位等多种物理量实现计算机实时测量与控制技术,着重介绍应用透光法实时测量含沙量、沉降法测量颗粒粒径的计算机测量原理与方法。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化测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