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315篇
综合类   198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31.
针对某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存在的支座承载力不足、支座脱空及支座偏压等病害,经过计算分析、方案比选,选用等比例顶升方案更换病害支座。通过试顶,调整千斤顶布置,使顶升合力与箱梁重心重合,避免顶升过程中箱梁发生扭转、横向偏移;顶升过程中实时监测箱梁位移与应变,确保顶升安全。并采用结构胶充填支座脱空、用锲形钢板解决支座偏压病害。支座更换后,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2.
老产品初入新市场,又遭遇老对手,采埃孚胜算几何?在磨刀数年后,采埃孚(ZF)终于挥师杀入油气开采泵送系统变速器市场。这一次的主角,是采埃孚在商用车上应用成熟的12挡ZF-AS Tronic机械自  相似文献   
33.
李明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72-174,15,16
该文以横潦泾大桥顶升项目为背景,介绍了桥梁顶升支撑垫块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优缺点的对比明确了各种垫块的适用范围,并重点对横潦泾大桥主桥顶升支撑垫块做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桥梁顶升支撑垫块体系,为桥梁顶升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4.
通过剖析泵送混凝土现浇结构早起裂缝的出现,浅析结构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控制裂缝出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5.
泵送混凝土是目前公路建设常用施工方法,对于高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输送混凝土能力大、速度快、费用低等特点。本文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备选型、管道布设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泵送施工,确保了混凝土正常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为有效改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受力性能,以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为工程案例,提出基于顶升工艺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设计方法。对桥面板施工工序、支点顶升顺序、桥面板存放龄期等顶升设计参数展开研究,以期桥面板和钢梁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并对结构线型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监控。研究表明:皮尔格法可有效降低中支点桥面板拉应力,降低幅值达60%;支点顶升顺序会显著影响桥面板预压应力效果,各支点桥面板预压应力均匀是评价顶升顺序的重要技术指标;随着桥面板存放龄期的增长,其裂缝宽度明显减小。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的建成是基于顶升工艺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在市政桥梁工程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其负弯矩区设计思路、设计参数取值可对国内钢混组合桥梁的大规模建造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竖井通风道的开挖、衬砌施工工艺及技术的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公路隧道通风道定额的编制思路及方法。编制了特长公路隧道通风道开挖及混凝土衬砌定额,填补了现行公路定额中的缺项,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模架法浇筑定额,突破了现行(07)定额中沿用的人工浇注混凝土定额。  相似文献   
38.
为降低企业修船成本,针对采用大型浮吊施工方案成本大的缺点,确立以顶代吊方案,并成功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简要介绍广州市某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在主墩桩基发生沉降后,利用钢管支架对箱粱进行顶升及采用嵌岩钢管桩对桩基进行处理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40.
S12梅龙高速公路K24+615深度3号桥2014年通车运营后,在车辆动荷载及梁体本身纵向下滑力的作用下,第一联(0~#~5~#墩)左幅梁体向梅州方向纵向位移5~7cm,右幅梁体向梅州方向纵向位移3~5cm,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对第一联偏移梁体整体顶升和对支座进行改造后,同步顶推纠偏使梁体恢复到原设计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