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6篇
  免费   229篇
公路运输   1964篇
综合类   1224篇
水路运输   2671篇
铁路运输   645篇
综合运输   20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损害是主要沥青路面病害之一,造成水损害的外因主要有交通量、交通组成、降雨量以及不尽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统。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的内因可以归纳为沥青混和料孔隙率过大、路面压实度不足、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差以及混合料不均匀。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措施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路面结构设计、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2.
依托浏阳河水下浅埋小间距软岩隧道工程,通过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水压力。结果表明:隧道在施工期间孔隙水压力呈有规律变化。在测试初期均随时间增长,距相邻隧道较近一侧的孔隙水压随时间变化起伏大,距相邻隧道较远一侧孔隙水压变化较平缓,相邻隧道施工会影响孔隙水压力变化,施工完二衬混凝土后孔隙水压基本稳定。隧道不同部位孔隙水压力不一样,隧道仰拱部位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其成果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参考,也可为完善水下隧道围岩中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和抗水压衬砌结构的力学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在岩溶地区修建铁路隧道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具特色的问题之一就是涌突水。基于区域内天然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深入分析现场测试数据,地下水、雨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组分,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利用其高程效应计算补给高程,圈定补给面积;并利用氯离子质量平衡计算降水平均入渗补给率。进而查明天然水间的水力联系,估算降水平均入渗补给率,利用降水入渗法概略预测隧道的正常涌水量。  相似文献   
104.
洋碰隧道岩溶涌水连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岩溶突涌水问题是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为解决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洋碰隧道区的岩溶涌水问题,以荧光素Na及罗丹明为示踪剂,采用微量化学示踪方法,在隧道区进行示踪试验,同时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求隧道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并提出合理建议,为隧道运营期岩溶水害的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废弃量非常可观,为了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一般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再生利用,但造价高、工艺复杂。如果能将废旧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半刚性水稳碎石,则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文中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了破碎筛分试验分析和水稳碎石集料配比设计,并对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进行了9组不同配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在强度上可以满足高速公路的底基层和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可为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为全面评价海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特征,确定当地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与严重超载的交通状况下的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对海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基于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了典型路段的公路技术状况。基于自然环境调研,分析了当地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沥青路面病害的影响。基于交通状况调研,计算考虑实际轴载条件的等效轴载换算系数与累计当量轴次,分析实际交通状况对路面病害的影响。最后,从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路面设计、路面施工、材料选择共5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海南省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增加水泥桥面铺装下层的模量,有利于提升沥青铺装结构的耐久性。现从水泥桥面沥青铺装层路用性能出发,提出了针对结构增强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通过沥青改性与级配优化,开发了适用于水泥桥面铺装下层的结构增强型沥青混合料,并开展了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高强密水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永久变形及耐疲劳性能,工程应用效果良好,证明了此基于路用性能的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8.
发动机冷却水套内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FIRE软件对某一发动机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冷却液流场速率、换热系数分布、压力损失以及流量分布等流场信息。从计算结果中发现,该发动机缸体水套的第2缸、第3缸等区域存在流动死区.水套进、排气侧流量分布相差较大.整体水套压力损失与同类机型相比偏小等不合理的流动现象,是导致其第2缸、第3缸“拉缸”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9.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涛  黄晓明 《公路》2003,(8):13-17
通过比较国内常用的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AASHT0 T283试验的结果。以条件与非条件的稳定度或劈裂抗拉强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上述3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研究他们的内在区别、联系及影响它们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探求我国的评价方法与工程实际的相关性。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究竟具有多大可靠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提高沥青-酸性集料抗水损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酸性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差、混合料水敏感性大的难题 ,根据配位键理论采用含铬外加剂处理酸性集料 ,显著提高沥青与酸性集料的粘附性。用强化的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混合料水损害 ,对比试验说明经过含铬外加剂处理后的酸性集料混合料劈裂强度比提高显著 ,长期抗水损害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