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178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403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实践,并给出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52.
长沙市某综合管廊深基坑距离长,且位于磁悬浮桥墩位置处,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基坑支护,并采用滑动体力学模型进行设计,施工时对现场进行精确监测,确保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磁悬浮桥墩的安全运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能有效控制深基坑变形、磁悬浮桥墩沉降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确保基坑自身、磁悬浮桥墩、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在综合管廊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要求的综合管廊深基坑。  相似文献   
53.
软土深基坑考虑时空效应的空间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以前工作和上海时空软土工程研究咨询中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软突坑围护结构设计中考虑时空效应的空间计算模型以及有限元子结构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增量法程序。  相似文献   
54.
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现场测试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治安 《港工技术》1999,(3):44-47,52
以成都市锦贸大厦深基坑土钉支护为实例,对土钉应变测试,地表土体变形破裂观测,位移监测三项成果进行分析,对土钉支护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土钉墙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5.
以福州地铁洪塘路换乘车站L形超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超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过程,对换乘节点处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内支撑轴力和地面沉降进行了综合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换乘节点处,将原设计的7道内支撑优化为5道内支撑的支护方案切实可行。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换乘车站超深基坑采用分区隔断+5道内支撑的支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其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值、内支撑轴力值和地面位移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6.
深圳市前海合作区滨海大道基坑底部砂质粉质黏土在雨季遇水浸泡后软化,发生渗漏、流砂险情。为此,对深基坑渗透的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砂质粉质黏土地基,基坑开挖时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做好防排水措施。地下水的大幅度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基坑渗漏水状况,底板浇筑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以及支护桩位移的变化;②支撑轴力随时间发展普遍呈对数规律增大,并在基坑底板浇筑完成后有所下降。当支撑轴力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大时,应引起重视。③基坑交叉或坑中坑开挖,在基坑阳角处增加背拉梁能有效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使基坑变形更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57.
邻近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地铁深基坑工程,如何控制好工程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针对某个深基坑工程邻近立交桥桩基施工方案,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采取坑内外土体加固、设置隔离桩等措施后,基坑自身的变形、桩基的位移及变形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110 kV溧阳路主变电所的施工实践,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通过以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垂直隔断微承压水的方法,妥善解决了城市深基坑施工所面临的抽水降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深基坑双排桩结构受力变形机理及其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带来的地下工程密集化、复杂化等方面的需要,深基坑开挖时双排桩围护结构因具有侧向刚度大、控制变形能力强、施工快速等特点在各种大型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该结构的变形机理与计算模型尚未有统一的理论,其设计方法比较杂乱,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设计。依托南京梅子洲青奥城地下空间工程及其现场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近年来在地下工程中逐渐得到推广使用的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变形机理、土压力分布规律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与目前广为应用的理正双排桩模型和新规范双排桩模型的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更吻合实际的、精确反映结构变形和力学特性的双排桩围护结构的修正设计计算模型,该模型架构清晰,准确性高,贴近实际工程设计,可以大力推广应用于双排桩结构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