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个性化需求是现代地理服务软件、交通服务部门的目标之一,基于活动出行的时空可达性研究更具实践意义。本文综合时空约束理论与效用模型,提出了基于出行效用的城市轨道时空可达性模型,其影响因子不仅包含了站点的活动吸引力、个体出行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还有站点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区位因素。和以往模型相比,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实现了更接近于反映真实状况的个人出行可达性研究。最后,通过对广佛地铁可达性进行实证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析特定时空约束条件下可达性分布特征的有效性,可为个体出行活动地点推荐以及智能交通出行提供最优的出行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
时空效应计算理论是近年来我国深基坑计算的新理论;抗隆起计算是决定性地下连续墙人土比的决定性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上海地铁中兴路车站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抗隆起计算,重点阐述了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时空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3.
为监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需矛盾及其时空差异化特征,引入时空消耗模型,分别以运输服务时空资源总量、出行需求时空资源占用量以及二者比值,计算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给能力、出行需求量和交通承载力。按照总体水平和均衡程度两个维度,选取轨道线网交通承载力、线网承载不均衡度和线网承载空间差异性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承载力评价指标,为更加精准地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与供给时空资源匹配关系提供支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轨道线网供给能力总体高于出行需求量,全天轨道线网交通承载力位于高值区间,并呈现早晚高峰和午间小高峰的特征;线网承载力不均衡度显著偏高,轨道站间区段交通承载力差距悬殊,但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显著离散特征。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3,(Z1):24-70
<正>中国高铁建设的时间不长,高铁的作用和影响都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观察。然而完全可以期待,随着高铁逐步成网,高铁经济逐渐形成,高铁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第一节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时空格局,凸显武汉中心枢纽地位一、高铁带来中国经济版图时空格局新变化,增强了武汉"天元"区位优势(一)高铁带来中国经济版图时空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论运输通道的时空结构及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运输线路的技术经济特性、运输需求规律为依据,对运输通道的交通特性和区域相关性进行了归纳性分析,提出表征运输通道整体性特征的基本要素是时空结构,即空间方位结构、空间能力结构、时间结构,并运用运输的空间联系等理论,论述了时空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地铁车站施工中洞桩法地下基坑不同于明挖基坑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洞桩法地下基坑施工时空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洞内土方开挖与钢支撑施工的技术措施;并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对洞桩法地下基坑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时空效应原理进行地下基坑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运输业信息批处理模式对运输效益的贡献潜力已经枯竭,取而代之的实时交通技术,将让道路运输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时空信息是交通运输的最基本信息。所有交通运输的数字信息都是建立在时空信息的基础之上,如送达速度、运输能力、运输成本、经济里程、即时速度、实际运行里程、油耗、轮胎消耗、维修周期等等。无可置疑,时空信息是交通运输行业必须重视的基本课题。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现代化的运输业务模式,需要在运输过程  相似文献   

8.
交通系统的发展是触发城市成长的诱导工具,私家车增长改变了交通结构,增强了空间可达性,从而拓展了城市居住范围。在居住区位的选择问题上,时空替代效应为居住选址决策提供了新的方法,从居住——就业的通勤角度,利用时空效应分析,私家车节省了通勤时间,使家庭效用增长,扩大了居民选址范围,促使居住区向更远空间扩散。同时,以GIS技术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私家车与居住空间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有较大的相关性,私家车数量随居住空间扩展而增长。  相似文献   

9.
探索挖掘URT站点客流时空特征并精准预测运营高峰期的站点客流,对提高URT系统客流组织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模型对于时空特征挖掘不够以及在多步短时客流预测的精度上有待提升等问题,引入时段相关性及站点关联度以量化客流隐式时空特征,并建立一种结合双层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dmGCN-GRU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随后以杭州地铁为例,对工作日数据和非工作日数据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mGCN-GRU模型能够深度融合时段相关性、站点关联度、站间OD、邻接矩阵等多重时空特征,可在增加一定训练时长的前提下提高预测精度、模型稳定性。随预测步长增加,模型性能虽有所下降,例如工作日数据拟合优度从94.68%降至94.27%,但性能仍优于SVR、GRU、GCN以及GCN-LSTM等模型。  相似文献   

10.
时空效应规律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空效应理论是一套研究软土深基坑参数优化及变形控制的理论,它包括了设计理论、施工控制方法及相应的环境监控方法。该理论综合考虑了地基参数、支护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施工工艺参数,并着重考虑了特殊条件下周围环境要求。以可靠而合理地发挥软土自身控制变形的潜力,从而达到控制地层变形的目的。简要介绍了考虑时空效应的施工控制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软土基坑工程中时空效应理论与实践(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在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中,运用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规律的理论和实践,以调用软土自身控制地层移动的潜力,而达到安全经济地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明珠线二期宜山路车站为换乘枢纽中的后建车站,标准段区域深基坑的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由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并充分利用了时空效应原理和信息化管理手段,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外地施工单位首次从事上海软土深基坑施工运用时空效应原理,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调正施工参数,组织“三快”施工,建立起新的平衡,达到了一级环境保护的设计要求,可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叙述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IC标工程的周围环境、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尤其对基坑的围护形式、开挖过程作较详细介绍。在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采用了多种施工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时空效应,使800m长的IC标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精确刻画高速公路场景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布是优化城际充电设施布局的关键,本文从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出行背景下电动汽车用户特征异质性出发,包括用户出行习惯、规律和充电决策机制,通过研究电池电量影响因素得到电动汽车能耗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充电需求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仿真,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通道为算例。结果表明:充电需求具有明显峰谷差、符合用户日常出行习惯,充电需求空分布不均匀且呈现“多峰”形式;不同温度及电动汽车渗透率对充电需求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影响,论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能为城际充电设施时空布局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充电需求预测调控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体系货运流量分配与网络综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综合运输体系下货物运输中货流状态变化过程,构建了货流状态时空网络图,研究了货运流量分配与网络设计的综合优化问题,对流量分配、频度服务设计和动态服务网络设计三个重点优化问题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时空效应原理保护地铁隧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在上海软粘土地层中运用时空效应原理进行地铁隧道邻近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控制基坑的变形来满足半铁隧道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行为模型(activity-based model)时空棱柱(space-time prism)理论分析了交通出行行为在其中的特征及精细化需求侧管理模式(预约出行模式)对个体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根据时空棱柱理论中的“三大制约”(能力制约、组合制约、权威制约)评估了预约出行模式产生的效应,其中预约出行模式对能力制约没有负面效应,对组合制约及权威制约均有正效应,最终结合现阶段预约出行及其实践应用论证了预约出行模式对交通出行行为及交通系统管理能产生的正效用。同时预约出行模式本身的优点包括大规模交通优化管理中节省优化算例及保证优化结果信息时效性,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影响青海省公路运输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并分析了各类气象灾害风险的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应对和防御各种气象灾害风险,提高我省公路运输安全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姚新虎  余理  冯帆 《综合运输》2023,(10):144-148+187
为解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方法普遍缺少考虑各功能区协调匹配性的问题,对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工作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时空消耗理论建立了公铁联运物流中心运能匹配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运能匹配的铁路、公路、仓储及总用地规模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物流中心内货物的流转过程抽象为时空消耗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并能充分体现公路、铁路、仓储设施之间的协调匹配关系。应用该方法对某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规模进行了测算,得到铁路、公路、仓储和总用地规模与实际值的偏差分别为6.9%、3.7%、4.2%、5.2%,均在7.0%以内,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