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25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178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403篇
综合运输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991.
刘均红 《北方交通》2011,1(7):55-58
以西安地铁某大型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挖过程中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围护桩的变形直接关系到基坑的稳定和安全;开挖使得基坑周围土体下沉,地表沉降呈抛物线型;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运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深基坑的变形规律是可行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2.
浙江某船厂船坞工程是废除现有船坞新建2座船坞的改扩建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不大,但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尤其是坞口区域建设条件极差,技术难度大。设计围绕水上基坑建造坞口、坞墙结构、船坞止水、高灵敏土地基加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在有限岸线和狭窄空间以及复杂地质海洋环境条件下建造船坞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在工程建设中,基坑工程属于综合性比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结合某工程实例,对基坑顺向岩层高边坡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除了需要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和岩土工程人员之间的紧密配合以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实施效果表明,该岩层高边坡的施工质量和设计均符合施工的基本要求,效果良好,值得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北迎宾大道火烧桥改建大箱涵基坑开挖施工实例,针对该基坑位于国道火烧桥与通源街之间复杂的周围环境,以及具有较深淤泥层的7 m深基坑的支护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为保证道路车辆、行人通行以及施工安全,明确箱涵施工危险源,提出利用拉森钢板桩进行整体支护的方法,达到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达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当前公路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渐趋成熟,钢板桩围堰以其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基础结构形式、施工环境以及可利用的施工资源等都会使其实施方案和工艺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案例对深水基础围堰的结构特点、适用条件、施工技术要点等进行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为保证塔子山公园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实测值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预测的桩身最大位移基本一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x=9—10m处的监控量测工作和支护工作,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97.
李永刚 《路基工程》2014,(4):178-182
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 Plaxis,对珠海十字门商务区一期工程的深基坑变形及整体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采用Plaxis软件进行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可靠的;随着开挖深度的逐渐增大,基坑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且第二次开挖对基坑稳定性安全系数影响较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不小于1.35,坑内土体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深基坑整体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98.
天津站交通枢纽深基坑降水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玥 《隧道建设》2012,32(1):46-52
以天津站交通枢纽3标段基坑工程实践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试验,分析施工中降水和开挖对地层沉降造成的影响,指出降水施工引发的沉降占总量的90%,开挖施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差异沉降上。在实际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及时封堵隔水帷幕漏水和架设足量的内支撑,结合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肯定盖挖逆作工法在沉降控制上的优势,并提出实际施工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9.
马召林  李元海  李竹 《隧道建设》2012,32(5):719-724
中间柱的稳定性是超深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成败的关键之一,中间柱的沉降监控对结构的安全施工至关重要。以天津站交通枢纽超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为背景,首次采用静力水准量测技术对超深基坑盖挖法中间柱的沉降与隆起进行了远程自动化监测,并通过对监测数据与实际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中间柱沉隆控制基准值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分层开挖阶段进行适当增大的建议,解决了中间柱沉隆的连续远程监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00.
《隧道建设》2012,(6):910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冯经明介绍,目前本市已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市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地面沉降监测设施和防治设施达1 000多处。2011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已由7 452万m3压缩到1 351万m3;在用深井数从826口压缩到262口;人工回灌量由1 561万m3增加到1 861万m3;年平均地面沉降量由8.4 mm减少到6.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