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169篇
公路运输   1092篇
综合类   676篇
水路运输   548篇
铁路运输   347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从已投入使用的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来看,常见的道路病害是: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沉陷或断裂,车辆通过台背回填处跳车。文章对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提出一些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介绍临时限速服务器系统,比较郑西与石武高铁TSRS与TCC网络连接、网络IP访问的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差异,分析兼容技术方案,提出日常维护管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3.
高速铁路运营期的沉降监测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我局率先提出的提高监测基准网精度、规范沉降监测技术管理、科学动态确定监测周期等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4.
我国铁路工程项目承包长期停留在设计、采购、施工平行建设承包模式上,而国际市场普遍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简称EPC总承包)。对海外EPC铁路信号项目设计与传统的差异进行研究,对其理念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25.
26.
针对基于模型的视觉里程计在光照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存在鲁棒性差、回环检测准确率低、动态场景中精度不够、无法对场景进行语义理解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可以弥补其不足。首先,简略介绍了基于模型的里程计的研究现状,然后对比了常用的智能车数据集,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里程计分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模型法与深度学习结合3种,从网络结构、输入和输出特征、鲁棒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车辆视觉里程计研究热点,从视觉里程计在动态场景的鲁棒性优化、多传感器融合、场景语义分割3个方面对智能车辆视觉里程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4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随着苏州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求辖区内污水处理厂自2021年1月1日起出水标准按照"苏州特别排放限制"执行.工程难点在于TP的稳定达标(<0.3 mg/L),且施工工期短、用地紧张.通过比选,采用混凝气浮工艺作为TP深度处理工艺,并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和核心设计参数,以及投运以来的进出水数据及成本分析.结果表明,TP出水值可以稳定达到0.3 mg/L以下,总水头损失可控制在0.7 m以内,直接运行成本0.076元/m3.采用一体化装置,可实现快速启动、运行.相关经验可供施工周期短、水质要求高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8.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为准确、可靠、有效地进行起重机泵健康评估,通过对多台不同使用年限的起重机进行试验,获取起重机实际运行时的泵信号,采用深度自编码模型(DAE)与马氏距离(MD)结合的方式,揭示泵性能退化和评估健康状况,对比统计特征、EMD、MLP、CNN等特征学习方法,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0.
依托厦门地铁3号线翔安行政中心站—浦边站区间隧道下穿箱涵和管线共同沟的工程实例,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排水箱涵及管线共同沟的结构变形与地表沉降响应特征,提出了既有构筑物变形与地表沉降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先平行后斜穿于隧道上方的管线共同沟最大变形出现在隧道左右线偏左线位置,对称左右线横跨于隧道上方的箱涵最大变形出现在左右线中间位置;盾构接近和离开构筑物一定范围内,地表差异沉降率突变;地表突增变形发生时间点T1可以作为沉降控制关键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