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210-211
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可以通过交通信号有序引导车辆分方向行驶,从而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运行效率。非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在没有合理渠化设计时,交通行为混乱,通行效率低。随着社会车辆的迅猛增长,亟待解决该类型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和效率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索和深入研究渠化设计应用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于敏  牛文彬 《珠江水运》2012,(19):69-69
近年来,国内沿海大型港口的低碳、绿色之路越走越宽,并取得诸多成果。而内河港口一般沿江、沿河建设,数量多、规模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低碳、绿色理念贯彻不充分,亟待改观。笔者认为,内河港口的低碳、绿色之路,可以从直供电、油改电、油改气、船舶接岸电等方式开始,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经营状况。首先,优先推行"直供电"。我国中西部航道梯级渠化过程中,配套建设了  相似文献   
74.
我国公路平面交叉口在设计方面尚是薄弱环节,往往成为交通事故黑点。首先提出了公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介绍了交叉口的设计类型及弯曲设计,交叉口渠化设计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5.
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T形平交口渠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  李洋 《公路与汽运》2010,(1):123-124
互通设计主要为高速公路邻近的城镇车辆上下高速公路服务,其连接线一般与一、二级地方公路相连,其平交口多为T形。结合规范对T形平交口的设计要点进行研究,避免在设计中注重互通本身而忽视平交口的设计,导致不必要的堵塞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6.
肖勇 《中国水运》2006,(11):50-51
嘉陵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干流全长739公里。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嘉陵江渠化开发规划报告》,嘉陵江广元至重庆共规划建设16级航电枢纽,其中四川境内13级,装机226万千瓦,Ⅲ-Ⅳ级船闸16座,总投资240亿元。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重庆市某平面交叉口运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两方面提出了交叉口改善方案,并从延误、环境、城市交通的人性化等方面对改善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改善方案能有效提高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通行质量。  相似文献   
78.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级公路的兴建.担负路路问交通流转换的互通式立交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单喇叭等形式的立交占较大的比重,影响单喇叭立交服务水平的T型平交口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T型平交口的渠化设计。  相似文献   
79.
四川省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横贯东西,与南北辐射的六大支流嘉陵江、涪江、渠江、岷江、沱江、金沙江和上千个水库、湖泊构成水运网络,具有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80年代以前四川地方运输主要以水运为主,至今在大宗长途货物、旅游客运、特重大件物资运输上具有绝对优势,水运在四川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行政区划调整后,我省仍拥有通航河流62条,通航里程6089公里,港口88个。1996年完成货运量1144万吨、货运周转量18.3亿吨公里、客运量20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亿人公里。目前,嘉陵江正进行逐级渠化开发;岷江正加紧整治,将成为四川运输三峡电站水轮机组和核电站设备的大件运输通道;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上的宝珠寺电站建成后形成了100公里深水航道;即将蓄水的二滩库区300公里深水航道将会对四川攀西的航运发展提供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