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149篇
综合类   240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1.
基于博弈论的工程项目团队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存在"搭便车"行为,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工程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提高工程项目团队绩效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工程项目团队治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12.
优化选择的船舶主尺度方案需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技术性能,而博弈论是研究解决、优化决策选择的科学,根据船舶主尺度方案优选问题与经济学中博弈问题之间的相似性,从博弈的观点确定了船舶设计中的博弈方及其对应的策略空间,即各设计目标视为博弈问题博弈方;设计变量集合视为所有博弈方的战略集组合,从而提出了船舶主尺度方案优选设计问题的博弈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表明,合作博弈论方法能更好地综合反映设计目标的要求,优选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1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高质量发展,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受列车运行速度、隧道服役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高速铁路隧道在服役期间,衬砌裂损掉块病害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危害行车安全。为探究行车环境下,列车风及其流场结构对隧道衬砌掉块下落过程的影响规律,建立列车-隧道-衬砌掉块-空气三维气固耦合计算模型,模拟行车环境下衬砌掉块自隧道拱顶脱落到下降落地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衬砌掉块的下落过程包括3个方向的平动与转动,平动以沿列车纵向运动为主,纵向运动位移约为横向运动位移的4倍,转动以横轴为主;2)列车风与衬砌掉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列车风作用在掉块时,掉块周围的流场出现漩涡、绕流等现象继而改变掉块的运动姿态和方向。与此同时,掉块的运动又进一步使其周围流场结构发生改变,以此不断反复直至落地;3)沿列车纵向上是流场结构的主要流动方向,列车风作用在掉块上,推动其运动,故沿列车纵向为衬砌掉块的主要运动方向。衬砌掉块随时间变化与流场结构产生不同的夹角与不同强度的绕流,故衬砌掉块的转动以横轴为主。研究结果对防治隧道掉块病害及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14.
公路工程无标底招标投标报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卫东  王磊  张利荣 《中外公路》2006,26(5):151-153
针对有标底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把博弈论应用在公路工程无标底招标投标的理论分析上,获得了投标人最优投标报价策略的函数表达式,从数学上证明了无标底招标投标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投标人个别成本的认定方法。  相似文献   
515.
面向高峰时段,结合博弈论研究城市常规公交线路运营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利用差异化的发车频率使出行者与公交运营者的利益达到均衡.首先建立出行者与公交运营者间的双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计算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利用复制动态相位图呈现各自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接着通过构建双方共同参与的复制动态系统雅可比矩阵,研究相关平衡点的稳定性;最后分析了不同情形下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发现:系统演化路径的演变过程与鞍点位置有关,采取对博弈双方各自收益具有积极影响的运营策略能够加快演化博弈系统达到稳定策略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16.
以我国铁路货运列车的主力轴承——197726型轴承为研究对象,开展故障轴承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探索轴承动力学响应特性随故障尺寸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轴承内部结构、约束关系、摩擦润滑和载荷条件,建立了轴承内圈存在滚道损伤故障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轮对跑合实验及包络谱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一系列动力学...  相似文献   
517.
研究目的: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的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探究异形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变形演化规律和受力特征,本文以某大型异形深基坑为依托,开展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现场试验研究,以期为依托工程和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研究结论:(1)异形深大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的空间效应显著,异形段的墙顶水平位移大...  相似文献   
518.
The effects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face plate, angle of the wall plate and height of the core layer on the anti-explosion performanc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trapezoidal corrugated sandwich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First, based on the 3D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a subroutine module of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is developed using the VUMAT user subroutine interface in ABAQUS. Secon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s in the public literat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simulation method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ed on a development subroutine under explosion impact loading is verified. Finally, a parametric study on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trapezoidal corrugated plates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ethod.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blast face panel,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back blast face panel can improve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andwich plate more obviously; when the folding angle of the core wall plate decreases from 45° to 30°,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increases by 1.3%; when it decreases from 60° to 45°, the explosion resistance increases by 6.3%; and whenthecoreheightincreasesfrom8mmto20mm, theexplosionresistanceincreasesby27.7%.[Conclusion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xplosion-proof design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sandwich structures. © 2023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19.
为研究红层泥岩的力学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基于5种不同围压梯度(200、250、300、350、400 kPa)及轴压与围压不等速率的应力路径,以四川遂宁地区红层泥岩为例开展了室内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围压效应对红层泥岩力学特性、总应变能密度、弹性应变能密度、耗散能密度的影响,以及应力-应变与能量之间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加卸载至试验结束,轴向应力输入的总能量密度、弹性应变能密度以及耗散能密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态分布”形式;在峰前阶段,弹性应变能密度与耗散能密度间的差值会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围压的侧限作用提高了试样承载能力,总能量密度、弹性应变能密度以及耗散能密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峰后阶段,当围压≤300 kPa时,耗散能密度低于弹性应变能密度,而围压>300 kPa时,耗散能密度高于弹性应变能密度,围压增大会进一步抑制试样破坏后弹性应变能密度的释放;相同围压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干燥、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弹性应变能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同干湿循环次数,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和弹性应变能密度比饱和状态高,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0.
以文麻高速公路某滑坡为例,基于现场调查统计分析34条地表裂缝的发育规律,综合滑坡地形地貌、裂缝分布、深部位移监测等信息,将滑坡分为浅层Ⅰ区、浅层Ⅱ区和深层整体Ⅲ区,研究开挖诱发复杂滑坡复活的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浅层Ⅰ区在排水设施修建之前变形明显,支护之后趋于稳定;Ⅱ区滑坡现状稳定无变形痕迹;深层滑坡监测数据显示Ⅲ区目前存在滑移迹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过高的地下水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提出设置排水洞的措施,并对该滑坡孕育机理进行反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