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139篇
公路运输   1270篇
综合类   757篇
水路运输   554篇
铁路运输   991篇
综合运输   15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路基工程一般是在桥梁建成后施工,路桥过渡段在铺轨前集中填筑,几乎没有静置沉降和趋于稳定的时间,运营后初期沉落变形较大,需进行频繁维修才能保证线路的平顺性,随着铁路运营速度不断提高,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安全.因此,分析路桥过渡段桥头下沉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治,以满足列车提速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研究目的:国内外已建混合梁桥的钢梁与混凝土梁都是通过专门设计的钢混结合段进行过渡连接,各个桥梁的钢混结合段构造形式差异大,如何确保连接构造的合理、安全和可靠,以及关于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在轴压荷载作用下,钢混结合段中剪力件和核心混凝土柱承受的力大小与它们各自的刚度成正比;钢混结合段的仿真计算,应按不同计算目的,选择如弹簧模型、不考虑粘结滑移的实体模型、考虑滑移及混凝土压碎开裂的实体模型等不同层次的分析模型进行计算。本文根据混合梁桥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的本质要求,提出了一种无结合段、将混凝土梁的纵向钢筋直接锚固在承压板端部的连接形式,该连接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电气化铁路提速区段采用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后,出现了部分列车停入无电区的现象。分析七跨锚段关节式电分相结构,结合供电调度的工作实际,总结了依据电力机车停车位置来应对电力机车停在分相无电区故障的四种快速有效、安全可控的处置方案,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8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早晚客流高峰现象,从研究国内外轨道交通的票价制定现状入手,分析了多时段定价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实施的必要性。介绍了高峰定价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中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不同时段的客流特点引入时间权重系数,在拉姆塞定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多时段定价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其适用性,同时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5.
以西铜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钢-砼结合梁段施工为背景,从钢箱梁的加工、运输、吊装就位及钢-砼结合梁段施工过程、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经工程实际应用,证明该工程技术施工原理清晰,成效明显,易于掌控,节约成本,可为以后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6.
为解决隧道浅埋段覆盖层遇水软化、开挖时易发生坍塌、出现涌突水等地质灾害难题,常采用高压旋喷桩地表加固技术进行加固,现场施工多以经验为主,加固效果难以保证。总结了地表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其常见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在依托工程新屋隧道洞身浅埋段应用;加固完成后,通过强度试验、现场监测、现场钻孔检查等手段对其加固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加固区强度、稳定性、抗渗性均有较大提升,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为提高高速公路夜间高风险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基于行为适应理论,采用UCwin/road软件构建了高风险路段试验场景,并结合眼动追踪系统进行驾驶模拟试验,采集了不同环境照度条件下驾驶人的眼动参数,并通过研究环境照度差异对驾驶人视觉适应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高风险路段照明的照度标准及过渡段设置标准。研究表明,在高速公路高危路段,路面照度最高可采用48 lx,将路面平均照度从5 lx依次提升到48 lx时,驾驶人平均适应时间则从9.59 s逐渐降至2.4 s,适应时间标准差从4.23降至0.47;高速公路高危路段的照明过渡段由3部分组成,各部分长度应按行车速度、驾驶人视觉适应时间及12 lx/7.64 s、24 lx/5.63 s、36 lx/4.55 s的平均照度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88.
结合潭邵高速公路大塘水库的实际情况,针对大塘水库段路堤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加筋土挡土墙的方案及方案实施工艺。加筋土挡土墙的墙面位移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案技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为(89+242+89)m的折线形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中跨和2个边跨各设1个长度2 m的合龙段,随着边跨和中跨的合龙,结构先后完成2次体系转换.重点介绍合龙计算分析、合龙构造设计和合龙要点.  相似文献   
90.
秦沈铁路客运专线高填方路桥过渡段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对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 ,为达到这一标准 ,针对震动液化区高填方路桥过渡段工程实际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了干振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技术、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及设备选型配套技术以及水平测斜仪进行路堤全断面沉降观测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该路桥过渡段能够满足列车 2 0 0km/h高速运行的要求。研究成果对我国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