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6篇
  免费   459篇
公路运输   1406篇
综合类   351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1230篇
综合运输   44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亚南  陈良武  赵磊  马琳 《隧道建设》2020,40(Z1):419-422
为解决盾构主驱动密封系统在掘进过程中失效,造成主驱动、主轴承或齿轮损坏的问题,以某系列土压平衡盾构主驱动密封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基础,首先,采用适用于现场施工条件的主驱动密封气压检测技术,即分别向内、外密封各腔体内通入100 kPa压缩空气,保压30 min后,压降值在允许范围内为合格,超出为不合格,进而判定主驱动密封是否失效。然后,结合现场经验和理论分析,从设计、装配、操作、磨损4个方面对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装配不合格、操作不当和正常磨损等问题均是目前最常见的密封失效原因。最后,针对密封失效原因,分别从设计、安装、操作、日常维保等各个环节进行预防把控,以保证主驱动密封系统达到设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92.
水下隧道工程实践面临的挑战、对策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4,34(6):503-507
首先介绍钻爆法、TBM/盾构法以及沉管法3种主要水下隧道建设方法的优点及不足,进而从地质条件、水流速度、水面交通、隧道埋深、通行车道数量、渗漏情况、工程总量、施工工期、施工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对3种修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重点分析当前水下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挑战与相应对策,主要包括:沉管法施工中河床冲刷、管段局部高出河床、埋深增大的挑战及对策,盾构穿越浅覆土层、刀盘刀具磨损、埋深提高、轴承损坏及盾构通过断层和破碎地层施工中的挑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3.
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挖除、管片和二衬设置,将在穿越过程引起高速公路路面的沉降或隆起,对公路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论文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北京地铁7号线盾构下穿京哈高速公路施工过程有限元模型,分析采用盾构法先后施工左右线隧道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变形特征,认为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公路路面沉降变形在纵向呈现出抛物线形态,在横向上沉降槽呈现为"U"形,最终的路面最大沉降值产生在两线隧道中轴线上方的右线第10掘进段(第23施工步)开挖时,最大值为15 mm,路面最大隆起值出现在右线上方的右线第9掘进段(第22施工步)开挖时,达6 mm。  相似文献   
994.
土压平衡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常遇到结"泥饼"、喷涌、刀具磨损等难题,需要对渣土进行合理改良,方可确保隧道顺畅掘进。常用的渣土改良剂有水、泡沫剂、分散剂、黏土矿物和絮凝剂,其中水和泡沫剂适用于各种地层,分散剂适用于黏性较大的地层,黏土矿物适用于缺乏细粒的颗粒土地层,而絮凝剂则适用于富水粗颗粒土地层,改良剂能够改变渣土的塑流性、渗透性、磨损性、黏附性、抗剪强度、压缩性等力学性质。针对盾构渣土改良难题,从渣土改良剂类型及技术参数、渣土改良评价指标及确定方法、改良黏性渣土力学行为、改良非/低黏性渣土力学行为、渣土改良下盾构掘进力学行为等5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国内外盾构渣土改良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总结既有研究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渣土改良研究方向建议:①水环境和温度对渣土改良效果影响;②黏性地层防"泥饼"新型改良剂的开发;③粗颗粒渣土改良技术;④渣土改良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建立;⑤渣土改良作用下盾构掘进精细化数值模拟;⑥智能化渣土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995.
刘凤洲  谢雄耀  王强  周彪 《隧道建设》2020,40(Z1):82-89
针对现有的平台无法实现盾构施工过程中多源信息的实时交互,造成施工关键信息沟通不畅而引发沉降过大的难题,以施工过程中盾构PLC掘进参数、隧道周边建(构)筑物情况、掘进土层信息和监测数据等多源信息为对象,开展多源数据的自动获取与时空融合方法的研究,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的盾构掘进多源信息实时交互平台,使项目参与人员实时了解盾构施工情况并针对特定问题开展互动讨论,以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信息沟通不畅的难题。通过在济南地铁R3线穿越老旧居民楼群的应用,实现了穿越施工地上地下数据联动,解决了盾构施工沉降控制过程中的协同管理难题,实现了既有老旧居民楼沉降控制在-5 mm以内的微沉降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96.
选取隧道横向收敛变形和纵向不均匀沉降作为隧道结构健康评价的单项评价指标,提出了采用梁-弹簧模型计算管片纵缝接头处的内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精细化解析模型进一步分析纵缝接头力学特性,以纵缝接头张开量、螺栓屈服和管片裂缝值为控制依据,计算得到横向收敛指标;采用三维壳-弹簧模型,以环缝最大张开量为控制依据,计算得到不均匀沉降的曲率控制指标。将该研究应用于南京轨交10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得到该隧道结构健康评价的变形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上海长江西路越江隧道系采用15.43m泥水气压盾构施工,为避开逸仙路高架桩基和轨交3号线高架桩基,曲线段隧道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910m。通过对盾构设备的优化、管片的合理拼装、盾构姿态控制等措施,使隧道轴线平面偏差控制在±40mm内,高程偏差控制在±30mm内;施工中未出现管片碎裂现象,其盾尾间隙均匀,从而保护了盾尾钢丝刷,规避了盾尾漏浆等施工风险,积累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泥水盾构工程遇到高渗透性地层时,会发生泥浆大量流失的情况,从而使泥膜形成困难,进而导致开挖面失稳,而粗粒材料的添加可有效改善泥膜难以形成的情况。为探究粗粒材料的添加对泥膜形成的影响,选用密度小的蛭石作为粗粒材料,通过改变其粒径和含量(体积分数),在自制的泥浆渗透试验设备中开展泥浆渗透成膜试验。以滤失量和成膜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分析粒径与含量对成膜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粗粒材料粒径范围。结果表明: 1)地层平均孔径D0〖TX-〗对粗粒材料的添加具有参考意义,控制粗粒材料粒径在D0〖TX-〗/2~2D0〖TX-〗时有助于泥膜的形成,随着粗粒材料粒径的增大,成膜效果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 2)当粗粒材料含量在20%~40%时,含量越大,成膜效果越好,但随着含量继续增大,这种效应会减弱; 3)当粗粒材料含量在20%~60%时,粗粒材料粒径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含量,粒径的增大会削弱含量带来的增益效果; 4)实际工程中建议主要考虑粗粒材料粒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9.
《轨道交通》2009,(8):58-58
作为以生产盾构管片模具为主导的现代化企业,河北众鑫源桥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盾构管片模具为主导、轨道板模型、钢管片、桥隧和起重专用设备、五金标准件、金属结构件、异型钢模板为配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1000.
南京定淮门长江隧道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为保证该隧道使用期间的安全,引入了渗漏水监测系统对隧道渗漏水病害进行监测。详细介绍了隧道渗漏水监测方案,同时,对视频监控系统、水浸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现场布设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渗漏水监测系统实现了视频图像与数据连续同步采集、自动储存数据、自动生成报表、自动报警和多方式显示等功能,为隧道的安全服役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