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69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01.
任铮 《重型汽车》2005,(4):17-19
当前,世界汽车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轻量化、环保化.减轻汽车自重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烧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自重每减少10%,燃油的消耗可降低6%~9%.因此轻质高强、耐腐蚀、加工方便、易于零部件一体化、降低制造成本、能有效缩短开发周期的玻璃钢(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整车生产厂的重视,并成为汽车结构的理想材料,特别是在车身大型覆盖件方面已获得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02.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纤维为增强材料,经成型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与钢铁材料、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相比,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小、比强度高、耐腐蚀、减振性能好、可设计性强、易于加工等优点,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组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3.
404.
405.
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离缝造成轨道结构应力集中,影响无砟轨道结构平顺性和耐久性。本文针对我国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出现的离缝问题,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维修经验,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客运专线运营的快速维修工艺,并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确定了异丁烯树脂低压注浆方案。结合已运营的客运专线出现部分轨道板与砂浆层的离缝问题,采用异丁烯树脂注浆加固填充后,轨检数据良好,经过两年运营,表明这套离缝快速维修技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06.
Translohr有轨电车轨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lohr新型有轨电车系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导轨的轨道结构与传统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有着很大区别。结合上海浦东张江有轨电车工程导轨的轨道结构设计实践,简介了该类有轨电车正线导轨的轨道结构的设计概况,详细介绍了树脂浇注工艺特点和道岔设备特点。  相似文献   
407.
于全虎 《江苏船舶》2000,17(5):26-30
简要了赛龙材料的分类情况,在与其它传统轴承材料对比的基础上,介绍了赛龙材料的优点和特点,并以德国15500DWT多用途集装箱船舵轴承为例,系统介绍了赛龙轴承这一新型轴承,阐述了赛龙轴承在舰艇上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8.
基于有机硅浸渍树脂的有机硅绝缘系统,在轨道交通牵引电机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品漆膜容易龟裂、绕组绝缘系统对环境湿度较为敏感、产品在存放和运行期间绝缘性能衰减较快等.文章结合有机硅绝缘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典型应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性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09.
内养护技术是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耐久性的有效途径,高吸水树脂是一种与混凝土相容性好、吸水性优良的内养护剂.基于溶液聚合法和阶梯升温法,结合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方法,在全面分析各影响因素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基础上,研究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中和度70%条件下,溶液聚合-阶梯升温综合法制备丙烯酰胺-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共聚单体占制备时水溶液总质量比值为25%,丙烯酰胺占共聚单体质量比为15%,交联剂、引发剂、共聚单体之间配合比例为1∶4∶25,优化后制备的高吸水树脂产品吸水倍率可达626 g/g.  相似文献   
410.
超吸水性树脂(SAP)有着良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在水泥基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沥青材料中的应用却鲜有研究。以SAP在工程材料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背景,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浸水拉拔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对SAP替代不同掺量的矿粉(10%,20%,30%,40%)后改性沥青胶浆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SAP等体积替代矿粉后,G*和G*/sin δ在矿粉替代量为10%时达到最大,超过10%后下降,并且掺量越多下降幅度越明显;SAP对沥青胶浆的相位角的影响较小;SAP的掺量为10%时,沥青胶浆表现出最佳的蠕变恢复能力;SAP等体积替代不超过10%的矿粉时,疲劳寿命有一定的提升,但超过10%后开始下降,并且掺量越大疲劳性能越差。SAP在干燥状态下对沥青胶浆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影响很小,浸水后拉拔强度随着SAP掺量的增加略微下降,因此水损害指数逐渐下降;沥青胶浆在干燥状态下的破坏主要是黏聚破坏,而浸水之后的破坏状态为黏附破坏与黏聚破坏共存。SAP微观样貌形态与矿粉十分相似,矿粉和SAP均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沥青当中,但由于SAP呈弱酸性,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