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730篇
综合类   552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182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71.
顾风华 《公路》2001,(2):53-55
在模式设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模式法、解决了模式法在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参数化设计的要求,使线形设计进一步集成化,提高了线形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2.
当前,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前后设置回旋曲线已广泛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强交通安全、增加道路美观、改善视距和提高驾驶舒适性。然而竖曲线的设计仍然采用抛物线直接与直线段相切的方法(不设过渡段),该文介绍一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竖向缓和曲线,布置在抛物竖曲线前后,文中给出了求任意点的高程、余率、曲率以及与原切线的偏移值的详细的数学公式和求导方程。缓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是根据行驶舒适性标准推导出来的,最后,副县长两个实例对缓和竖曲线的设计做了描述和说明,缓和竖曲线的这个新概念,和回旋水平曲线十分相似,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3.
当前,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前后设置回旋曲线已广泛使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强交通安全、增加道路美观、改善视距和提高驾驶舒适性。然而竖曲线的设计仍然采用抛物线直接与直线段相切的方法(不设过渡段)。该文介绍一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的竖向缓和曲线,布置在抛物竖曲线前后。文中给出了求任意点的高程、斜率、曲率以及与原切线的偏移值的详细的数学公式和求导方程。缓和竖曲线的最小长度是根据行驶舒适性标准推导出来的。最后,用两个实例对缓和竖曲线的设计做了描述和说明。缓和竖曲线的这个新概念,和回旋水平曲线十分相似,在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4.
对于大型构件,一般都是分段制作,经现场预拼并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行吊装。实际中有时无法完全遵循上述步骤。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大型预制件线形质量的现场检测方法,通过构件测量数据处理,构件模拟拼装,达到检定构件线形制作质量之目的。实际表明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一事故多发点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西北公路》2000,(3):49-51
本对国道312线某处交通事故多发点,由事故发生特点出发,从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因素的角度进行事故诱因分析。并由事故多发的主要诱因引发思考,论及目前我国公路勘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屈国 《东北公路》2003,26(4):93-94
简要介绍大跨径(曲线)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7.
线形计算的通用模型及其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国宏 《铁道学报》1997,19(4):99-107
导出了适用于任意线形的中桩平面坐标计算和直线与曲线相交计算的方法,并把它统称为线形计算的通用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可使铁道工程中拨正量计算、复线间距计算、曲线隧道进洞关系计算、曲线测设计算等几项繁杂的计算变得非常简便、通用而且精确。这对于有关这些计算的计算机化,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7以下小偏角分析,确定了曲线半径选择的范围。  相似文献   
79.
唐云清  桂玉枝 《公路工程》2008,33(4):105-109
温度控制是大跨度连续箱梁施工监控中不可忽略所的重要因素。以某(80+140+8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现场监测和反馈分析相结合验证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早期混凝土水化过程热过程中,应以温控措施有效性的监测和反馈为重点;后期则以环境温度对桥梁施工线形影响为重点,分析温度骤变和日照温差对上部结构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结合上海西藏南路南段(复兴东路一中山南路)改拓建工程,介绍了在规划红线宽度受限、周边建设条件受制约的情况下,对该路段建设规模的论证及平面线形优化的方法,并对拓建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