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397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针对C-mycmRNA第二外显子起站码AUG及下游4个密码子设计合成了反斗、正义及错配寡核苷酸(ODNS),并对合成的ODNs进行了疏代磷酸化修饰。在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培养体系中,对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①与正义和错配ODNs相比较,反义C-mycODN有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作用;②该生长抑制作用随ASODN剂量增加而增强,随ASODN作用时间而变化;③流式细胞计数仅测定证明反义C-mycODN主要阻断肝癌细胞增殖周期的G1到S期。结果提示:反斗C-mycODN在体外有序列特异性和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ASODN作用时间及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自制的一种白血病瘤苗对C57BL/ 6小鼠一般状况 、抵御FBL 3细胞的攻击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自制的白血病疫苗 ,内含灭活的FBL 3细胞 +不完全弗氏佐剂 (incompletefoundadjuvant,IFA) +细胞因子(rIL 2、rIL 6、rGM CSF) ,皮下注射免疫C57BL/ 6小鼠 ,用FBL 3细胞皮下注射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成瘤率、瘤块生长情况 ;用病理学方法了解瘤块及疫苗注射部位病理变化 ;用MTT比色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φ)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 ,CTL)杀伤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现自制成的白血病瘤苗能有效的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Mφ及CTL杀伤活性明显提高 ,用FBL 3细胞攻击 ,小鼠成瘤率低 ,成瘤小鼠瘤块生长缓慢 ,瘤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 ,瘤块内瘤细胞坏死明显。结论 所用白血病疫苗制备简单 ,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 (thyroidstimulatingantibodies,TSAb)活性对甲亢治疗停药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本院内分泌门诊 4 2例具有典型甲亢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病史、甲功检查及甲穿结果确诊后 ,分为Graves病 (Gravesdisease,GD)组 ,桥本氏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组和产后甲状腺炎( postpartumthyroiditis,PPT)组。本科内分泌实验室用人工表达重组TSH受体的人胚肾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并以适当密度种植于 2 4孔板 ,孵育 4 8h后 ,将聚乙二醇制备的患者粗制IgG以 0 .5mmol·L-1IBMX的无NaCl的Hanks液溶解后 ,覆盖细胞进行刺激反应 ,反应后以样本刺激细胞产生的cAMP含量表示TSAb的活性。检测研究对象甲亢治疗后血清中TSAb活性 ,结合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并对这些病例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随时记录病情变化情况。结果 GD组 39例病人接受了 ( 32±30 )月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最长 12 0月 ,最短 1月 )后 ,TSAb阴性 36例 (占 92 .3% ) ,对临床表现及甲功检查均完全正常的 30例患者 (占 83.3% )给予停药。在 ( 10 4 .0± 6 4 .7)d (最长 10月 ,最短 1月 )的随访期内 ,仅 4例 (占 11.1% )女性病人复发 ,其余病例病情稳定 ;HT组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病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随机检测45例胃癌病例的手术标本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值(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MVD与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与胃癌的临床分型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在肿瘤生长活跃的边缘区,MVD值最高;而VEGF的表达主要是在血管丰富的肿瘤细胞胞浆内;在癌组织内的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值与VEGF表达在不同的胃癌Borrmann分型中各不相同。结论MVD/VEGF二者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外周T淋巴细胞银染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Ag-nuclearorganized regions,Ag-NORs)的表达对妇科生殖肿瘤诊断和病情检测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L-2型图像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等试剂和方法,分析147名妇科生殖肿瘤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恶性肿瘤与健康人和非恶性肿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健康人和非恶性疾病中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平均IS%值分别为(7.79±0.70)%和(7.81±0.71)%,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患者IS%均值为(5.37±0.81)%,不同肿瘤及肿瘤患者不同临床时期IS%值小于6%比例为63.0-92.0%;于CA1125等肿瘤标志物比较,检测T淋巴细胞Ag-NORs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可以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观察41℃60min温热作用后人胃癌细胞BGC-823热耐受性和HSP70表达的变化。方法 41℃60min温热作用后不同时间,测定时间43℃60min温热再作用的克隆形成率,并进行细胞HSP70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40℃诱导后即时细胞已形成较高的热耐受性,4h有所降低,8h达到高峰。24h恢复近原有水平;2.BGC-823细胞常温下表达少量HSP70,并且主要分布于胞浆内;41℃诱导后即时H  相似文献   
67.
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ow dosage ofβ-elemene on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rabbit VX2 renal transplant carcinoma model. Methods We took the rabbit VX2 renal transplant carcinoma as the model. Experimental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diation group, and the radiation +β-elemene (radiosensitivity) group. The change of tumor was observed by Spiral CT and B ultrasound to compare its regrowth period. The tumor was measured by light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The tumor in radiosensitivity group was restrained obviously and the 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 (SER) of β-elemene was 1.89. Different apoptosis was observ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onclusion Low dosage β-elemene can enhance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rabbit VX2 renal transplant carcinoma model an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but the mechanism needs further study. It promotes apoptosis in mechanisms in vitro.  相似文献   
69.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NM23/NDPK在正常膀胱、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M23在正常膀胱中表达阴性,而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7.5%。鳞癌、腺癌的NM23表达与诸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移行细胞癌NM23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的NM23阳性表达率较未转移者低,阳性表达组术后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提示NM23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并对移行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和预后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 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d及第 4次接种后一周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以流式细胞分析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 IFN γ+ ,CD8+ IL 10 + 细胞及CD4+ IFN γ+ ,CD4+ IL 10 + 细胞 ;同时采集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IFN γ、IL 10水平。结果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 :①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7.16± 2 .91)ng·L- 1升至 (11.68± 4.86)ng·L- 1,P <0 .0 5] ;而IL 10水平下降 [2 1.0 4± 13 .81)ng·L- 1降至 (13 .41± 5.71)ng·L- 1,P <0 .0 5] ;②CD8+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80± 1.45) %升至 (6.94± 2 .63 ) % ;CD4+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0 9± 1.52 ) %升至 (5.2 0± 2 .94) % (P <0 .0 5) ;③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自体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