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4篇
  免费   320篇
公路运输   1957篇
综合类   1403篇
水路运输   1618篇
铁路运输   1117篇
综合运输   18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型船舶港内操纵的拖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环宇  郭石军 《珠江水运》2006,(Z1):118-120
根据船舶的受力情况,对船舶所需拖力进行计算,实现各种海况和不同船型的港内操纵运动模拟和仿真计算,以达到合理安排拖轮数量和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采用著名的混凝土损伤Johnson-Holmquist-Concrete模型,针对无限混凝土介质中深孔爆破时的耦合装药方式和不耦合装药中的干孔、湿孔爆破,展开了对比数值计算,综合分析了它们在损伤分布、静水压力、振动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动能等衰减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高速电路板的电磁兼容(EMC)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高速电路板设计中遇到的电磁兼容问题,从电系统、信号线的传输线效应、电路间的串扰效应、电路间的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原理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4.
35.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抗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设计方案,针对主桥和引桥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和输入4条地震波的时程分析。针对带橡胶支座公路梁式桥的抗震分析,提出了一种橡胶支座单元,将它和墩柱单元联合使用,可以方便地处理梁式桥橡胶支座及其与墩台,主梁的联接关系。  相似文献   
36.
航运市场中的牛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中国航海》2006,(1):69-74
揭示了航运市场中存在的牛鞭效应。结合航运产品的特点及H.L.Lee对牛鞭效应的研究,分析了对航运产品需求的预测、船舶建造周期、批量运输及运输的不平衡性、运输价格的波动、定量供应与短缺博弈是产生航运市场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框架。  相似文献   
37.
讨论了海洋大体积结构的流固耦合分析数学模型,建立了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中流固耦合系统结构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用干模态分析方法计算流体附加质量矩阵、流体阻尼阵和流体附加刚度矩阵以及广义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8.
磁耦合线圈互感系数M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感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互感电路是一种基本电路,自拟的磁通法、伏安法、串联法等实验方案,在测量磁耦合线圈互感系数方面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39.
岔枕受力与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岔枕是道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岔枕作为弹性地基梁,利用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模拟计算了车辆过岔时岔枕各相关截面的受力情况,以及岔枕振劝加速度和弹性变形等振动特性。文章最后分析了过岔速度对岔枕振动特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40.
车内噪声中的结构噪声是由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空腔声场的耦合产生的。传统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在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时由于没有考虑这种耦合特性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在介绍结构一声场耦合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计算出了客车的结构、空腔和声固耦合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据此分析了产生车内低频噪声的原因,并提出的具体的车身结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