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29篇
综合类   192篇
水路运输   288篇
铁路运输   211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并联逆变型晶闸管中频电源产生换相失败的原因,提出老换相失败保护新措施,经过实验和实践结果表明,新措施对各种原因产生的换相失败均有保护作用,且简单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每次看到一台精密的基于示波器技术的现代检测工具.我们都会想到老一辈的汽修技师们,感叹他们当时是怎样利用简陋的检测工具和不太靠得住的简单的故障诊断测试方法进行工作的。同样地.当他们了解了一些新的检测工具后.肯定也会感叹融入新技术的检测工具给汽车维修工作带来的巨大便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34.
为了克服脉冲增压的8V165/155柴油机在额定工况时耗油率和排温均偏高的缺点,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1~4),提出了用组合脉冲转换(MPC)增压来代替原脉冲增压的方案,以改善该机的性能并简化其排气系统的结构。 作者通过多方案模拟计算,优化出该机的MPC增压方案并进行了零部件加工和整机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运行工况下,柴油机的功率大幅度提高,耗油率和排温也有较大的下降,机械负荷变化不大。通过计算证明增压器的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5.
在柴油可控预混压燃燃烧模式下,进行了油束空间分布锥角及多脉冲参数对排放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155°和125°油束空间分布锥角的两种油嘴时,通过改变多脉冲喷射定时均可控制预混燃烧放热幅度,但对NOx、HC和CO排放的影响不同;在3次和6次多脉冲喷射条件下,采用小分布锥角(125°)油嘴能够增加有效贯穿距离,提高气缸轴线方向的空气利用率,从而在大脉冲喷射定时条件下改善CO排放,并且可减少50%以上的HC排放。  相似文献   
36.
利用ADAMS/CAR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国产某小客车的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车辆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和脉冲输入时的瞬态响应特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调整后轮侧倾刚度等参数,优化转向瞬态特性响应结果,经过样车的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37.
进气系统密封性的好坏和点火性能的好坏以及空燃比的大小,是影响汽油发动机性能好坏的三大要素。检测进气系统密封性常用的方法有气缸压缩压力检测法、气缸漏气量(或漏气率)检测法、曲轴箱窜气量检测法和进气管真空度检测法等,表1为四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检测的部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8.
1概述行回扫变压器(又称高压包)是CRT彩电、显示器、监示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为整机提供了近60%的电源。它提供行扫描脉冲电压,同时利用回扫期间的消隐脉冲电压经高压包升压到2万多伏提供显像管阳极高压,和1-1.5万伏聚焦电位器的输入电压(根据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输入聚集电位器的电压经电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新型采出水回注精细处理技术——改性聚四氟乙烯滤膜技术的提出及研究方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旋流网格布水技术和脉冲水流反洗技术的研究,在小试和中试中,成功地验证了过滤及多项配套技术,在进水含油量≤20mg/L、悬浮物≤20mg/L的条件下,出水达到了SY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的A1级注入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0.
为了实现黄河高浊度水在线自动检测,通过动态模型实验,使用透光脉动检测仪检测絮凝体的脉动值用以描述絮凝体的颗粒大小,实验表明,检测值同投药量和沉后余浊有着良好的相关性,用此方法能够实现黄河高浓度水的投药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