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随着航空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不能简单地放在技术或是个体个人因素角度进行研究,而应该向更加融合性系统性的方向转变,探究不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排查各类风险隐患,降低运输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并进一步提前预测不安全事件的发展方向,以提升航空运输业整体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32.
现有多扇区移交间隔管理研究往往忽视扇区复杂性,可能出现扇区局部复杂性不均衡等问题,对空域造成一定安全隐患。本文充分考虑多个管制扇区复杂程度,提出一种新的管制移交间隔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扇区之间复杂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大型区域管制中心多扇区网络模型。其次,提出航空器进入多扇区边界时刻调整,航空器进入各个扇区时刻调整以及航空器高度层重新配备等3种策略,建立以多扇区复杂性的均值、均衡程度和航空器总延误为目标的移交策略优化模型,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北京区域管制中心(ZBAAAR)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种策略可使复杂性均值分别降低2.2%,2.8%,6.0%,可使复杂性均衡程度分别提高1.76%,1.83%,1.38%,基于航空器进入时刻控制的两种策略导致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分别为-295 s和-214 s,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3.
建设民航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也是构成交通强国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虽然我国民航事业在安全水平、行业规模及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建设民航强国背景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航空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及不足。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航空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建设民航强国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航空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434.
数字交通     
《人民交通》2020,(4):8-8
12架次华北空管5小时保障12架次援鄂航班2月15日,华北空管局连续保障12架援鄂航班运送医护工作人员以及重要抗疫物资飞赴武汉。华北空管局区域管制室15日下午接到通知,12架援鄂航班中有9架是来自北京、呼和浩特、长春、西安等地的援鄂医疗队包机,3架是顺丰航空运输重要防疫物资的运输机。  相似文献   
435.
本文以南京禄口机场为例,探讨了航空运输对疫情传播的时空格局与阶段特征,并利用决策树模型探究航空运输引致新冠疫情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在当前管控水平下,疫情快速覆盖航空网络的风险较小。(2)疫情从前期单中心向后期双中心格局转变,前期传播链复杂,影响规模大,后期影响明显减弱。(3)空路扩散呈跳跃扩散,地面扩散主要呈空港社区接触扩散和“机场-景区”跳跃扩散两种模式。(4)航线流量、流动人口和GDP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航线规模中上、1000km左右短途航线的传播风险增大,GDP与疫情传播的关系呈“两头低,中间高”特征,低流动人口与高疫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医疗卫生因素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微弱。(5)与空空传播相比,空地传播风险性更大,中小型机场以及机场航站楼、空港等区域应提高风险管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