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75篇
综合类   169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为保障沿海海湾区域游艇通航、水体交换需要等,常需新建船闸或设置通航孔等通航构筑物。随着近年海洋生态环保力度加大,用海指标越加紧张,传统的大围堰干地施工工艺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结合连云港连云新城基础工程,针对用海受限、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差以及工期紧张等复杂条件,开展结构选型、止水防渗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装配式预制闸室设计技术、装配式翼墙设计技术等,较好地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难题,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2.
崔猛 《公路》2023,(4):128-133
装配式防撞墙预制不以特定边梁为基础,可灵活应用于新建、改建、大修工程中,具有“工厂化、标准化、绿色化”等优点。为提升装配式防撞墙施工质量,推进其定型化生产进程,对预埋件、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和防撞墙存放、翻身、运输等关键工艺进行了系统介绍及优化;并以上海市S32公路昆阳路立交匝道新建工程为背景,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了验证。文章还对节段防撞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3.
为增强轨枕的工作性能和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对传统条形轨枕进行结构优化,提出预制装配式X形可调间距轨枕,并对X形轨枕的结构特点、制作流程、轨道维护和钢筋混凝土用量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三维有砟轨道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循环荷载作用下传统轨枕与X形轨枕的竖向、侧向位移和轨枕应力分布。预制装配式X形轨枕由上、下轨枕两部分拼装组成,轨枕间距设计成600,700,800 mm三档,可在自研的X形轨枕制作模具中直接浇筑成形;相同轨枕间距下,铺设X形轨枕每千米混凝土用量相较于Ⅲa型轨枕减少16.7%,钢筋用量减少2.6%;当X形轨枕间距从600 mm增至700,800 mm时,每千米所需铺设的轨枕根数分别减少14.8%和25.5%。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轨枕,采用X形轨枕的轨道竖向沉降减少了5.8%,侧向位移减少了8.4%。新型X形轨枕具有降低道床沉降和促进碳减排的潜能。  相似文献   
634.
刘四田  邵亚腾  王连红 《公路》2023,(9):217-222
针对城市桥梁常用的一种倒T型大悬臂盖梁形式,分析比较现浇和目前存在的预制分块形式的优缺点,提出新型预制装配式桥墩盖梁的设计思路;阐述盖梁分块、盖梁墩柱节点连接以及墩柱与承台节点连接的设计思路及方式。在一定工艺措施保证下,新型结构形式具有受力性能与现浇结构等强,吊装重量轻,精度控制要求较低,分块构件自稳定性好,现场不需模板支架,施工快捷,可实现构件标准化、参数化等优势,与现浇结构相比,降低了桥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635.
为了解混合接头(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相结合)及方钢管约束对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制作混合接头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无约束的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试件各1根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各桥墩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构延性、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残余位移等抗震性能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压弯破坏。与无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水平荷载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更高;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采用混合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滞回曲线更饱满、无明显捏缩,抗震性能更好。对于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增大轴压比和降低长细比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但降低了延性;增大约束系数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延性,建议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的轴压比≤0.3,长细比≤12,约束系数取0.58~0.90。  相似文献   
636.
邓文豪  林文朴  李华生  王鹏  何力 《公路》2023,(9):174-179
基于深汕西改扩建TJ10标,研究了UHPC用作预制构件拼接连接时的力学性能、收缩率和耐久性,并成功用于工程实践。研究表明,所制备的UHPC在标养条件下即可达到目标强度;掺入钢纤维可改善UHPC水泥基体脆性,试件表现出延性破坏性质,极限抗拉强度与弹性段抗拉强度之比为1.85;钢筋达到屈服点时,UHPC试件滑动变形均未超过0.05 mm,钢筋握裹强度为14.53 MPa; UHPC早龄期干缩呈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的规律,矿物外加剂可补偿UHPC收缩;UHPC基体密实程度随水化龄期增加而不断提高,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龄期增加而降低,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仅为0.1×10-12 m2/s,抗侵蚀能力优良。UHPC用于现场桩接盖梁灌注工艺性拼接接头时,其施工性能和黏结性能均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37.
为研究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构造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实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5、轴压比0.1设计、制作了4个桥墩试件(ZT-1试件为整体现浇;CFST-1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榫卯和灌浆套筒混合连接;UT-1试件和UT-2试件为现浇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UHPC湿接缝分别位于墩底及距离墩底200 mm处)。通过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并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参数。结果表明:4个试件均为压弯破坏,ZT-1试件和UT-2试件的塑性铰位于墩底,CFST-1试件和UT-1试件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与Z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3.52%和7.09%,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22%和4.60%;与CFS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小于CFST-1试件,但UT-1试件和UT-2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8.38%和21.14%;UT-2试件的整体耗能能力优于UT-1试件;UT-1试件和UT-2试件的承载能力下降较为...  相似文献   
638.
针对传统驳岸功能性强而生态性弱、驳岸前后的物质能量交换被阻隔,难以适应新时期绿色生态航道建设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海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对建设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生态驳岸理念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呼吸型装配式生态驳岸结构,总结了生态性、亲水性、节点连接以及计算方法等设计技术,为建设更快、更好的绿色航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9.
通过对桥梁的发展现状的描述,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的显著优势,并详细描述了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公路高强预制墩技术、小型构件工厂化与标准化技术、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成套技术、桩板式路基结构技术、桥梁PHC管桩技术、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技术的行业传统做法、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40.
冯浩  张蕊 《水运工程》2023,(5):153-160
以某外海无掩护海域特大型接岸引桥为例,针对其建设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下部桥墩结构在工程投资中占比高、风浪条件差、可作业时间短、工期难控制等问题,对下部桥墩结构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应用高桩墩台结构更优的结论。并针对工程桥墩数量多、尺度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提出预制装配式桥墩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应用大大减小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为降低施工难度、确保工期、降低施工期安全风险提供了有利保障。可为类似外海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