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1篇
  免费   71篇
公路运输   915篇
综合类   646篇
水路运输   354篇
铁路运输   378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复合纤维型无石棉摩阻材料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压摩阻材料中迄今可代替石棉纤维的有 Kevlar,玻璃、钢、铜、硅酸铝陶瓷与炭等纤维。复合纤维无石棉摩阻材料的制造工艺分湿法与干法;湿法将含大量溶剂的粘合剂、纤维增强材料及填料经搅拌混合均匀,出料干燥成半成品再破碎,成均匀颗粒状混合团以利压制,因破坏纤维长度与强度,制品强度与摩擦系数不稳定;干法采用粉末状改性或不改性树脂为粘合剂,再将增强材料、填料搅拌混合出料即可直接压制,制品强度高且稳定,但要解决生产中的膨胀、起泡现象。粘结剂一般利用酚醛树脂或改性酚醛树脂,其配量一般在20%~30%,其摩擦系数在350℃时仍能保持约0.45。金属填料起载体作用,吸收消除水(湿)衰退性,还可刷掉对偶材料上所形成的树脂及磨耗产物;铜纤维有很高强度,纤维截面按加工工艺不同有菱形、三角形和蝶形等,可提高摩擦系数;铜纤维用于重载荷车辆的摩阻材料内,作为材料表层损坏时的清除剂;硅酸铝陶瓷纤维可提高制品使用温度并稳定摩擦系数,磨损也小。压制工艺中应注意:干燥后半成品混合料应置于密闭容器内防潮;厚壁产品压制固化时可按每1mm 壁厚保压、保温约60秒计,薄壁按约30秒计,实际压制时合模1分钟放气一次,以后压2分钟再放一次,可使产品无气泡、起层且外观规整;成型后产品须经热处理,即逐渐升温150℃保温2小时,待降至室温时取出,再作磨制。  相似文献   
82.
83.
根据柴油机燃烧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并参考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设计经验,开发了一种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系统。在6102Q 型柴油机上,将新设计的微混合燃烧系统与四角型燃烧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燃烧系统无论在结构、空气运动特性、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四角型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84.
阳红  张慎良 《汽车技术》1989,(10):29-33
介绍了具有动态特性好、测量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发动机瞬时进气量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发动机曲轴前、后端高效拦油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6.
根据对太仓市沪-浮-璜公路路基路面整层材料的大量实测弯沉的统计与分析,推算出路床顶当量回弹模量及整层材料回弹模量,从而指导设计并鉴定设计弯沉是否合理,通过对实测弯沉的分析使设计弯沉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7.
郭乃胜  赵颖华 《公路》2006,(12):136-140
为了研究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选用5种聚酯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在M 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压试验,试验温度为20℃。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随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以及纤维的作用机理,同时对回弹模量取值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纤维的掺量反映敏感,适量地加入纤维会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为0.2%~0.25%,纤维掺量为0.3%的回弹模量合理取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8.
常规破碎方式处理破坏严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存在效率低、费用高的缺点。采用冲击破碎和MHB锤击破碎技术分别进行试验段的破碎试验,并通过对破碎后的破损情况调查、沉降测量、回弹模量和弯沉测试等手段对破损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种破碎方案混凝土路面破碎率均可达到要求,冲击破碎的沉降量大于多锤头破碎的沉降量,冲击破碎后测定的回弹模量值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89.
郑向雷  刘新舟  赵彬强 《公路》2006,(2):109-111
我国现行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路基的强度指标,而在施工过程中则采用压实度作为控制参数,这就使设计与施工控制无法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公路施工控制参数及检测方法,对我国公路的施工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针对现有高等级公路早期损坏现象,在分析结构类型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优化组合的结构型式。文中基于沥青碎石基层的功能特点,确定了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指标,并采用最佳振动压实工艺、引入填充系数及具有侧限、能反映材料三向受力状态的动载压入法等具有新特点的设计方法分别确定了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粗骨架类型、细集料分布及最佳填充系数,从而设计出满足基层功能要求的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混合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