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3篇
  免费   272篇
公路运输   2095篇
综合类   1480篇
水路运输   733篇
铁路运输   841篇
综合运输   18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是加固软土地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水泥搅拌桩在复合地基中能够起到集中应力、降低沉降的作用.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桩身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的增大而增强,随着龄期的增长呈幂指数的方式增大,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小;实体工程研究表明,水泥搅拌桩桩身强度随加固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强度为软土的近10倍,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相似文献   
992.
考虑到软土的复杂性和各种沉降理论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利用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选取合理的模型及方法来预测软基的沉降。以深圳盐田港西港区纳泥塘地区软基沉降预测为例,采用了BP向前型网络模型和Elman反馈型网络模型两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建模法,通过高度非线性的曲线拟合,推求工程后期沉降(包括最终沉降),并与曲线拟合法中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泊松曲线法及 Asaoka 法对比,对拟合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使其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双曲线法的预测效果最好,适用于本工程的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993.
采用Plaxis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软土基坑开挖过程支挡结构在不同的嵌固深度比进行数值模拟,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研究发现不同的嵌固深度比影响基坑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的形状。嵌固深度比D/H较小时,基底隆起破坏形态与传统极限分析方法假设情况一致。当嵌固深度比D/H较大时,破坏滑动面为三角形。挡墙墙趾接近下卧硬土层时,硬土层对变形土体及其滑动面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快速处理软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对软基处理的三种方案,即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和桩基架空楼板法,通过比选选择插板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该方法对于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是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以河北沿海高速公路唐山段软土地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埋设观测仪器,获得一年多来的软土地基路堤沉降观测资料。在这些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中采用沉降系数公式计算所得的沉降系数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6.
以地处沿海软土地区公路某标段路基的n个代表性断面在路堤堆载期和预压期监测获得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用对数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地基表层沉降预测方程并应用其预测各断面不同时期地基沉降,通过汇总该标段各断面资料综合分析地基的变形程度和路堤的稳定性,提出了在工后沉降超标段消减工后沉降措施和过渡路面结构替代永久性路面结构的施工改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7.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我们在工程实践中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98.
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多种路基土质。各种地基中,不少为软弱地基和不良土。其中这类土总的特点是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且沉降稳定历时比较长。关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成为公路建设中颇为关注的问题。井点降水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降水费用最低,施工时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70年代水泥搅拌桩首先由日本和瑞典分别提出、推广和应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引进此项技术。水泥搅拌桩是利用专用的搅拌钻机将水泥浆喷入软土地基中,并将软土与水泥浆强制搅拌.利用水泥浆与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桩体而形成复合地基的一种施工方法。由于水泥搅拌桩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本文结合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软土地基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公路、水利以及港口堆场、道路等陆上软土地基处理。但处于潮间带区域的软土采用真空预压进行处理的案例较为少见,取得成功的经验也很少。本文根据天津港北疆港区新建滚装码头潮间带岸坡区水下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岸坡区真空预压的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