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197篇
公路运输   1050篇
综合类   660篇
水路运输   106篇
铁路运输   775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地段接触网土建接口要求及技术难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处理措施及接触网荷载特性,研发了带承台、小桩径钻孔灌注桩接触网基础.该基础的抗震及防渗漏水措施、基础内独立接地极技术在郑西客运专线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33.
准池铁路为穿越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新建万吨重载电气化铁路,所经地区黄土湿陷性较为严重.通过对黄土地基的特点及湿陷量的计算分析,选取了合适的加固方法对该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质量检验要求,确保本线重载铁路路基工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4.
以沪杭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自锚上承式转体拱桥基础施工为例,分析大直径钢壁沉井在靠近高速公路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技术难题和施工方法,总结此类条件下施工经验,在确保转体桥施工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5.
在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时有发生,同时造成严重事故,为后期通车埋下安全隐患。针对某隧道的塌方经过,对其处理措施作详细描述,希望能对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6.
高震 《铁道建筑技术》2013,(Z2):119-122
针对新建准池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本工程黄土的湿陷特点,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本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作用原理、施工等,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支架软弱地基处理的设计,包括基础及换填垫层的设计和换填垫层及下卧层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在地基处理施工时采用动力触探测试方法对设计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38.
结合黄韩侯铁路鹿角隧道工程施工具体情况,介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为了安全渡过黄土湿陷性段所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39.
通常以确定性分析获得的稳定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指标,忽略实际工程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真实全面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运用全局最小可靠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路堤和斜坡软弱层土体参数、地下水位、路堤顶部张拉裂缝水分充填量、微型桩纵向桩距和抗剪强度及水平向地震荷载等因素的变异性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讨论这些随机变量的敏感性,阐释了室内斜坡软弱地基路堤与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差异性的机理。使用可靠度能更客观地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安全性;可根据各因素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敏感性的正负、强弱采取相应合理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40.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进口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决定选用"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大管棚,对前方围岩进行预加固,即成孔和打设支护管一次完成。结合80m长大管棚工程的施工实例,阐述下穿高速公路超前大管棚的施工,介绍"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