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5篇
  免费   652篇
公路运输   5508篇
综合类   3773篇
水路运输   1182篇
铁路运输   2178篇
综合运输   60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696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黄俊  蒋忠信 《铁道勘察》2005,31(3):74-77
以宝成二线新老鸦岩、明月峡、新飞仙关等工点的边坡(或滑坡)整治为例,介绍岩土预应力锚索技术的设计、施工及整治效果,并对锚索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提出了建议:采用先进的设计施工管理模式,设计施工引入动态观念,科学安排锚索与相邻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隧道爆破施工对锚索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2.
姜景山  陈浩 《铁道勘察》2005,31(5):79-81
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从既有地铁2号线下方穿过,为了控制既有线沉降,在车站完成中洞衬砌和侧洞管幕施工后,采取了专项地层注浆加固及恢复措施。介绍了注浆施工的浆液选配、注浆设备、过程监测及注浆效果;对注浆恢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3.
姜来峰 《铁道勘察》2005,31(4):61-63
以某边坡工程为例,在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组合关系的基础上,用类比法(定性)和稳定性计算(定量)两种方法分析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对该边坡综合治理提出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4.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45.
分析桥梁劣化与损伤机理,并针对在役桥梁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安全评估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桥梁加固技术,在对比分析了各种加固技术的主要特点基础上,探讨了桥梁补强加固方法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国道107线清远北江大桥南通#台身开裂,采用基础注浆方案进行加固,控制了病害的发展,满足了交通使用要求.文中对其注浆加固方案、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8.
公路桥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设施,为保证公路畅通无阻,必须加强对现有桥梁的检查检验和维修加固工作,使其能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以确保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相似文献   
149.
既有线钢桁梁桥横向刚度加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提速线路上5座不同跨度横向振幅严重超限的单线钢桁梁的车桥耦合振动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强下弦杆和上、下平纵联斜杆的加固方案,并据此实施加固。桁梁加固前后理论计算和动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表明,加固后的桁梁自振频率得到明显提高,跨中横向振幅大幅降低,各项动力特性指标均已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所规定的允许值,列车的脱轨系数Q/P和轮重减载率ΔP/P也小于《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85)所规定的限值,加固后各孔桁梁的横向刚度和动力特性已满足货车80 km.h-1、客车160 km.h-1的安全运行要求,且加固费用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0.
1 工程概况 马鞍山港9号码头于1959年设计与施工,1963年竣工并投产使用至今。码头结构形式为高桩框架栈桥及高桩梁板平台,码头前方平台长185m、宽13.5m,后方平台长202.5m、宽19.5m,可同时停靠两艘1000t级驳船,现主要承担钢材出口装船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