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145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301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研究特长隧道横通道间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的消防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横通道作为隧道的安全地带,其间距的设置在人员安全疏散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雪峰山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一种计算横通道间距的方法,并简述了该方法的应用。首先根据特长隧道火灾特点,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模拟分析特长隧道4种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典型自然疏散过程,并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计算不同火灾场景、不同横通道间距情况下的危险时间,然后与相应的包含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的疏散时间相比较,得出最适宜的横通道间距,并分析其经济性。其方法和结论可为特长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紧急疏散方案和引导指挥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针对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特殊性,在现有设置遮断信号机的情况下,研究提出一种防灾救援信号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安全、有效的控制隧道外列车运行,为隧道救援赢得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44.
从消防角度探讨地铁隧道疏散平台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疏散平台是地铁隧道消防安全的必要保障,但疏散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中转,道床面才是疏散的主要途径。从消防疏散的角度出发,探讨地铁隧道内设置疏散平台的重要性,并对疏散平台和道床面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对比说明,重点分析疏散平台设置步梯的必要性和步梯给区间管线安装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技术主张。  相似文献   
4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网,地铁车站日渐拥挤,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紧急疏散方案,有必要预先找到车站瓶颈点。基于时间可靠度函数模拟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引入M//G/C/C排队模型对车站排队系统各个服务台进行排队性能指标计算,找出潜在瓶颈点。以广州地铁3号线岗顶站为例,结合车站硬件设施尺寸数量,模拟计算最恶劣情况下乘客疏散过程,找到3处潜在瓶颈点,测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相符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为进一步提高港区高层建筑应对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水平,提高高层建筑职工紧急疏散能力,以达到在处突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挽救人员生命的目的。8月26日下午,天津港消防支队在南疆散货物流中心交易大厦组织开展大型灭火救生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47.
《汽车与安全》2008,(12):29-29
为了深入开展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严防校车交通安全事故.11月18日下午,重庆交警渝中区支队上清寺大队和辖区消防特勤第四中队、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人和街小学等单位联合行动.在长滨路加气站旁,进行了一场校车满载学生遇交通事故紧急疏散的演练,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据了解.渝中区中小学生比较  相似文献   
48.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杨轶 《驾驶园》2015,(1):38-39
<正>"大家等一下,疼得实在受不了了。"这是作为公交车驾驶员的唐迪生,对乘客们说的最后一句话。11月7日上午10点,44岁的株洲T2路公交车驾驶员唐迪生因急性心肌梗塞引发心脏猝停去世。在等待120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他将车上的乘客安全疏散至另一辆公交车。急救人员到现场后,他坚持检查了车窗、刹车,最后亲手带上公交车门,才走上救护车。突然发病唐迪生先下车帮乘客拦车  相似文献   
50.
曲东 《水上消防》2008,(1):20-21
火灾是城市主要灾害之一,当发生火灾时,如何快速、合理安全疏散人群,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是消防部门必须研究的课题。为此,从影响安全疏散的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提出增强安全疏散实际效果、提高火灾中人员安全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