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28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VSI2000三取二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的防雷接地方式和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在泄流、隔离、限幅等3方面着手,对系统的防雷接地进行改进,提高设备安全运行,保障运输生产.  相似文献   
82.
目前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断上马,轨道交通及大型民用建筑中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越来越多,2000年国家对<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进行补充,2004年又颁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使得防雷设计更易于操作.对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地面站和高架站完全可以按上述规范进行设计.但由于地铁建筑主体位于地下,处于大地的保护之下,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铁建筑的防雷设计远不象地面建筑那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并非所有地铁建筑均采取了防直击雷措施,部分项目根据规范设置了浪涌保护,但目前的规范一般都是以地面建筑为例进行叙述的,如果不领会规范的精神、不研究地铁项目的特点、死搬硬套,显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地铁建筑是投资巨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通信、信号、FAS、BAS、AFC、SCADA等电子信息类设备系统众多且构成复杂,这些系统是维系地铁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一旦遭受雷击或雷电波侵入,将危及地铁正常的运输秩序,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雷击如果引起地铁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地铁建筑并不是完全位于地下,仍存在雷害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地铁项目雷害评估模型进行探讨,并研究适合地铁项目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3.
杨凡 《电气化铁道》2021,32(2):65-70
为了应对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海外项目,本文对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我国技术体系为基础,从技术标准对比、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接触网参数、避雷线悬挂型式和供电线架设的问题,提出了适宜的工程对策,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4.
着重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系统安全,雷电防护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5.
提出采用诸如劣化指示压敏电阻的防雷模块组成防雷组合,并联在道岔表示回路中防护过电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用不同的防雷组合对五线制、四线制道岔表示电路有针对性防护的设想,实现对二极管在遭受雷电侵袭时进行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重点介绍了计算机联锁设备在防雷方面由局部向整体、由部分向系统的改造,并通过技术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雷电涌流通过电磁直接感应、电源线和通信线进入(或地电位反击侵入)贯通线远动设备,造成远动系统设备的损坏和故障。为提高远动设备的防雷能力,从外部防雷、内部防雷2方面提出了完善开关站房防雷装置,设备安装位置,合理布线,设置保护地线,选用浪涌防护设备,实行等电位连接等防雷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8.
随着人们对雷电灾害的重视,电涌保护器(SPD)的应用日趋广泛。而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是防雷工程设计、SPD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选取数值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雷电对高速公路电子系统的危害.通过广佛高速公路电脑收费系统防雷与接地措施和效果为例,提出对高速公路电子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