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82篇
公路运输   471篇
综合类   221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胡益众 《中外公路》2006,26(4):134-137
该文使用空间有限元法对斜交75°、宽跨比为1.4的通道桥梁进行了分析,使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桥梁结构在静力荷载下的挠度、应变和裂缝宽度进行了测试。将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对照,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结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克服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自重大、跨越能力不足等缺点,解决钢主梁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性差、铺装易损等问题,提出了主跨1 000 m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板开口断面组合梁斜拉桥试设计方案;分析了组合梁斜拉桥静力性能及抗风性能;探索了主梁高度H、主梁宽度B、桥面钢顶板厚度tsteel、UHPC面板标准厚度tUHPC、UHPC弹性模量EUHPC、钢梁下翼缘板厚度tf等对组合梁斜拉桥静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设计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UHPC材料大幅提升了组合桥面板的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试设计方案满足结构静力强度要求,且采用较薄的UHPC面板能有效减轻主梁自重;钢梁压应力为主梁静力设计主要控制因素,增加主梁高度或钢梁下翼缘板厚度可有效降低钢梁压应力;采用钢-UHPC组合桥面构造的千米级开口断面组合梁斜拉桥可满足国内部分区域对桥梁颤振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木塘垸沅水大桥主桥的建设条件、桥型构思、结构设计、静力计算等,阐述了刚构-连续体系桥梁的设计特点与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采用外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钢管(ST)作为免拆模板,内浇普通混凝土(NC)的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以罗屿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UHPC-ST-NC组合桥墩结构设计,并制作了3个不同设计参数的组合桥墩(编号URST-1、UHST-1、UHST-2)和1个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RC)桥墩(编号ZT-1)。通过开展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性能指标,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UHPC径厚比和钢管径厚比参数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HPC-ST模板取代钢模板的设计方案,不仅能提高桥墩的耐腐蚀能力和耐冲刷能力,并且节省了拆模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UHPC-ST-NC组合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整体现浇桥墩类似,均为压弯破坏,但其破坏程度明显轻于整体现浇桥墩;与ZT-1试件相比,URST-1、UHST-1、UHS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升了56.9%、68.0%、69.6%,水平承载能力更高;峰值位移也分别提升了11.8%、24.2%、68.0%,残余位移更小,耗能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强震和温度作用下,整体桥台产生的水平往复大位移对桥台与台后填土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整体桥台-H形钢桩-土相互作用拟静力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大位移作用下整体桥台后土压力的分布规律;根据台后土压力分布,提出了台后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与加载位移之间的关系式,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整体桥台后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正向加载(桥台挤压台后土)时,台后各处土压力随加载位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台背处和台后20%桥台高度处土压力受桥台位移的影响更大,沿深度方向呈梯形分布;台背处土压力分布中,由于台底H形钢桩的约束,最大土压力位于入土深度0.875 m处,台底位置的土压力则略有减小;台后60%桥台高度和1.4倍桥台高度处土压力受桥台位移影响较小,沿深度方向呈三角形分布;负向加载(桥台背离台后土)时,台后土压力沿深度方向呈三角形分布,且台后各处土压力与加载位移不相关,其值相对于正向加载时可忽略;水平往复大位移作用下,整体桥台后土会产生脱空现象,脱空范围超过桥台高度的37.5%;台后土压力沿纵桥向呈指数型衰减,且相比小位移作用下衰减得更快;台后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随加载位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且台后土压力系数与加载位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现有土压力计算方法未考虑桥台位移的影响或认为台后土压力在桥台发生小位移时随桥台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发生大位移时则基本不变;提出的土压力拟合公式的判定系数为0.92,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6.2%,可作为现有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96.
振冲碎石桩主要加固浅层地基,与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提高、变形减少,并可消除砂土层的液化;CFG桩布置在4根碎石桩的形心,桩端置于相对硬层,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起控制作用。对某工程试验区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加固前后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桩型复合地基中的碎石桩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桩距越小,加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7.
起重抬臂装置是实现海上平台一次性整体拆除的关键设备,文章设计了一套具有72×103kN举升能力的双体船起重抬臂装置,介绍了起重抬臂装置的总体结构方案,讨论了起重抬臂装置的准备、补偿、举升和锁定4个作业流程。通过对起重抬臂装置关键部件的静力学分析,起重抬臂装置结构的最大变形和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8.
王伟力 《公路》2023,(3):205-209
为研究无承台式圆桩方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优化圆桩方柱节点钢筋构造,基于有限元拟静力仿真开展不同钢筋锚固长度与锚固形式对比研究。共考虑3种直筒式钢筋与1种敞开式钢筋的圆桩与方柱连接节点方案,分别建立局部实体模型,考虑材料、结构非线性本构及桩-土相互作用边界,对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案连接节点滞回性能良好,刚度退化曲线较为平缓,具有较好延性;采用直筒式钢筋方案,适当减少钢筋锚固长度可提高抗震性能;敞开式钢筋方案较直筒式钢筋方案可提升墩柱刚度,但延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提高公路山岭隧道的预制化水平, 以提升工程质量和缩短施工工期, 基于实际工程, 研发了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路缘构件, 介绍了其结构形式、 沉沙井和排水孔等细部构造, 并阐述了生产工艺、 施工技术要点、 现场拼装技术等, 同时提出了路缘构件的防撞性能验算方法, 即采用伪静力法计算得到冲撞力为 850 kN, 然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 得到了混凝土结构和钢筋的应力, 结果表明钢筋不会破坏, 可以保证路缘构件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本文以期为提升公路隧道的预制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是将预制混凝土墩柱插入承台预留的凹槽内,在间隙中填充混凝土或灌浆料连接形成的装配式结构,承台预留槽内设置波纹钢管以增强对桥墩根部的横向约束。开展承插式拼装桥墩和现浇桥墩2组试件的拟静力荷载试验,研究了承插式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以及波纹钢管的横向约束效应,并通过相关影响参数的模拟分析,探讨了承插深度、灌浆料强度和连接界面处理方式对承插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其抗震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钢管约束承插式桥墩柱脚形成的塑性铰区域及破坏形态与现浇桥墩基本一致,承载能力没有明显差异,但破坏时极限位移提高约20%,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所提高,波纹钢管约束承插式拼装桥墩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随着承插深度的增加,承插式桥墩的抗震性能随之提高,当承插深度超过0.6D(D为墩身直径)时,其抗震性能提升趋于缓和;当灌浆料强度达到桥墩主体混凝土强度后,继续增加强度对桥墩抗震性能影响不大;相对光滑界面连接,波纹键齿和梯形键齿连接的承插式桥墩承载能力分别提高约30%和26%,累积耗能分别提高20%和15%,波纹键齿连接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