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314篇
综合类   241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84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克服经典连续介质力学在解决不连续问题时的困难,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预测铁路钢轨的裂纹萌生,以避免数学构架在不连续处的失效问题;建立了考虑轨枕支承作用的钢轨形变分析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合理取值及收敛性,计算了车轮滚动接触荷载下的钢轨位移;根据近场动力学损伤理论,以键伸长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车轮全滑动、粘着-滑动及无摩擦状态对铁路钢轨裂纹萌生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模型和经典连续介质力学模型的钢轨形变计算结果十分吻合,最大计算误差均在8%以内,验证了所建近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当裂纹萌生于钢轨轨头时,其启裂位置不在钢轨表面,而在钢轨表面以下约2 mm的位置,与现场观察结果一致,验证了近场动力学方法在模拟铁路钢轨疲劳裂纹萌生时的适用性;当车轮荷载位于钢轨跨中时,在车轮状态由全滑动向无摩擦转变的过程中,钢轨疲劳裂纹的萌生起点位置由轨头转移到轨底、由接触斑前端转移到接触斑中心,裂纹类型由局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转变为整体结构疲劳裂纹,键最大伸长率由1.1×10-3降低到8.1×10-4,因此,增大切向接触应力会降低钢轨裂纹萌生寿命;当车轮荷载位于轨枕上方时,随车轮滚动状态的改变,钢轨裂纹的萌生位置始终位于轨头。   相似文献   
122.
针对越江越海隧道入口段追尾事故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入口处路侧监控视频提取车速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得到不同交通流状态下的实际平均速度,作为设置实验参数的依据.然后在驾驶模拟实验中,分别在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环境下设置拥堵流、拥挤流、自由流3种交通流状况,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分别设置一次追尾事故高危风险情境,获取驾驶行为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变量筛选和重要性排序,发现车头时距最小值、两车速度差最大值、急躁、加速度标准差、拥堵流这5个变量对事故风险有显著影响.最后,引入随机过采样方法优化不平衡数据问题,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随机过采样策略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AUC指标提高了6.8%,且对比随机森林、XGBoost、支持向量机模型,基于随机过采样-随机森林算法的短时追尾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3.
文章分析了影响基层级雷达装备维修器材消耗的各个因素,根据在各因素影响下维修器材消耗特点,对子因素建立了经典预测模型,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子因素的权重,建立了最终的基层级雷达装备维修器材消耗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4.
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在连拱隧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对门坡连拱隧道采用中导洞上下台阶法施工过程中隧道洞内变形的现场监测信息,采用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的变形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由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其预测结果精度高,更接近于实测值,能很好地反映连拱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25.
以湛江大道一级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期间150 d的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软土路基未来30 d内的累计沉降量,并提出了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滚动建模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软土路基长达150 d的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小误差概率P<0.95,后验差比值C<0.35,模型精...  相似文献   
126.
在汽车产业的分析中,可以通过建立人口分析的范式,结合人口因素、人的消费习惯及汽车报废年限来预测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未来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消费悬崖,并从人口的角度对2001~201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未来老龄化对汽车产业的冲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管理要从重视量的扩张向强调质的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27.
测速雷达有效提高了火炮系统射击精度,而对于初速的预测模型各型火炮还不尽相同。针对火炮连续效力射下的初速随机散布,采用当前射击滑动平均初速作为预测值以及当前射击前的全部初速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求得预测值与当前实际测量值的一次差,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种统计样本下的初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8.
陈叶枫  赵金超 《舰船电子工程》2014,(12):109-111,196
随着海军军事任务多样化,执行任务时间长,任务海区远离大陆,可靠、精确的海上维修保障成为了必备的条件。论文从维修保障资源主要包括的保障专业人员、维修设施设和备品备件三个方面建立了需求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说明了模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9.
多元线性回归的轿车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原理 在市场调查和预测中,经济现象与经营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机联系,多元线性回归就是利用历史资料,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来研究某一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讲,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技术已是一种成熟的定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0.
在总结前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AASHTO2002设计指南建立了水一无粘结材料回弹模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作为强化综合气候模型(EICM)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公路长期性能的影响。10种公路长期性能研究(LTPP)试验路段的观测结果验证了这种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也发现,回弹模量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对于非霜冻影响的地区)一般是很小的,小于最初(最佳夯实)状态到平衡状态的变化幅度。介绍了无粘结材料层的长期回弹模量的计算方法,以期对我国高速公路设计与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