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48篇
  免费   1652篇
公路运输   10324篇
综合类   4818篇
水路运输   444篇
铁路运输   7478篇
综合运输   2636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805篇
  2022年   625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558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375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1414篇
  2011年   1692篇
  2010年   1555篇
  2009年   1610篇
  2008年   1566篇
  2007年   1388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1010篇
  2004年   950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692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41.
灵岩寺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偏压段地表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隧道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表注浆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42.
143.
通过对遂渝线单线隧道内接触网悬挂的介绍,探讨了以新的设计方式进行速度200 km/h客货共线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方法,并通过遂渝线情况的研究,对下一步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4.
研究目的:确定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填料的改良技术和填筑压实工艺。研究结果: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最大干密度随时间呈衰减趋势;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压实厚度严格控制在30 cm以内,松铺系数为1.1~1.2;水泥改良陷性黄土不适合采用强振碾压,一般来说静压的施工效果较好,碾压遍数控制在4~5遍;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含水率对压实度影响较大,含水量偏差应控制在-0.5%~ 1.5%;尽量缩短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时间,遵循“三快一密实原则“:快速摊铺、快速整平、碾压密实、快速检测,确保碾压和检测在水泥初凝前完成。  相似文献   
145.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位居目前山岭公路隧道建设规模世界第一,举世瞩目。在设计上借鉴世界特长公路隧道经验,创造了众多设计亮点,尤其是在国内特长公路隧道首次设计特殊灯光段。论述特殊灯光带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6.
湿陷性黄土易产生沉降变形,且承载力低。本文介绍阜朝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段小桥涵地基处治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7.
乌鞘岭隧道设计为2座平行的单线隧道,线间距40 m。介绍DK175+503~DK177+042段平导扩挖爆破对已建成的相邻工程的爆破振动及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148.
超大直径盾构机进洞后原位调头及平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超大直径盾构机进洞后,在工作井内原地调头及平移后重新恢复掘进的施工方法。与常规的盾构机进洞后解体、吊装、再拼装的方法不同,该文以实际工程为例,给出了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工作井内原位调头的施工步骤及实现的思路。该方法经工程实践,明显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程费用,对今后越来越多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完成一次掘进后转场进行二次推进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9.
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于2007年6月10日在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举行。交通部科教司、重庆市交委、招商局集团等部门、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并表示热烈祝贺。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的领导、专家委员会工程院院士,以及实验室的科研技术人员等参加了揭牌仪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0.
蒋树屏 《公路》1991,(3):16-22
一、前言以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为基本原理,以锚杆喷混凝土支护及柔性内衬砌为主要特征的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在许多国家已作为标准方法而普遍采用。我国公路隧道也在开始采用这一新技术。如图1所示,新奥法并不仅仅是用锚喷柔性支护来代替传统的整体式厚壁模筑衬砌,它在设计的基本概念上也与传统方法不同。即按传统设计思想,支护结构是用来支撑由开挖引起的山体松弛岩体的,所以在传统设计中,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