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02篇
综合类   105篇
水路运输   56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61.
霞浦长大铁路隧道直线地段和洞口风机连接段、洞内二处绝缘下锚段关节设计为3种衬砌断面。制作3种断面衬砌台车成本高,洞内互换困难,采用直线标准断面衬砌台车通过更换拱部模板、下纵梁底部增加四个支承墩将衬砌台车整体抬高、接长丝杠和更换顶升油缸等办法,将二衬台车进行改装,变成可变断面台车,使一部台车衬3种断面,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62.
为更好地适应富水中砂地层的盾构施工,对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原有刀盘结构、刀具布置等进行了改造。刀盘开口率由28%增加到40%;在刀盘中间增加了鱼尾刀;增加了两根长度为50 cm、直径为15 cm的主动搅拌棒;对富水中砂渣土进行了改良。对比改造前后的刀盘掘进性能发现改造后的刀盘掘进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盾构机掘进速度提升了4倍,刀盘平均扭矩降低了20%,土压波动范围变小,渣土温度降低了40℃,地面沉降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3.
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及其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灰色模型的残差是一种马尔科夫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尔科夫残差修正灰色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公路网规划中的运输量的预测,比较了该方法与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实例表明该修正模型不仅可以弥补马尔柯夫预测的局限,又可弥补灰色模型的不足,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建筑渣土级配、压碎值、成份、密度以及细料和混合料的标准击实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渣土改性的原因和方案,通过不同配合比混合料试件的室内试验,从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等方面,研究了水泥粉煤灰综合改性建筑渣土的力学性能;并与外加一定剂量水泥的建筑渣土混合料以及规范规定的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用一定剂量的水泥粉煤灰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渣土基层的路用性能,并提出了最佳配合比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5.
通过试验,对复合固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性等方面的路用性能指标进行研究,为今后复合固结土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6.
运用综合的电化学方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研究阳极时效时间及其电解液对Fe-31Mn-7Cr合金于50%HNO3或1molL^-1Na2SO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的稳定性与耐蚀性的影响。在阳极钝化电位中区,延长Fe-32Mn-7Cr合金在50%HNO3或1molL^-1Na2SO4水溶液中阳极时效时间能增加钝化膜的稳定性与防护性,随之进一步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抗力。由1molL^-1Na2SO4水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各参数所表征的Fe-31Mn-7Cr(经1molL^-1Na2SO4阳极时效5h后)的耐腐蚀性能接近于1Cr13不锈钢的水平。在强氧化性的50%HNO3溶液中阳极时效表面改性的效果明显优于在中性的1molL^-1Na2SO4溶液中改性。表面改性后,抗腐蚀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钝化膜中Cr氧化物的富集与Fe和Mn氧化物的贫乏。  相似文献   
67.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的一种新的理念,道路沥青砼面层早期病害是公路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处理早期病害的措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中、轻度裂缝和车辙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8.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开凤  张谢东 《公路》2008,(1):154-159
结构损伤识别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阐述了实施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必要性,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结构损伤检测中的两类方法,重点对损伤识别中的动力指纹法、模型修正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阐述了结构损伤识别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文章提出运用网络云空间作为师生互动交流的通道,籍以再现经典"1对1"改图模式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路径,并运用云空间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设计图纸数据的积累和动态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A l-P-RE-Sr复合变质剂对A l-30%S i合金组织的影响。经变质处理后,可使初晶硅长时间成弥散状态,不发生聚集,平均尺寸不超过35μm,同时共晶硅也被细化成纤维状或点状,变质长效性可达7 h以上。变质后石墨型与金属型浇注对变质效果的影响无太大区别。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抗拉强度达到234.3MPa,伸长率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