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727篇
综合类   629篇
水路运输   247篇
铁路运输   273篇
综合运输   7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1.
TOD 本身作为高强度开发的地区,具有空间组织方式相对复杂、功能多元丰富、空间服务半径人性化等 特点,这将在理论上建构起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新图景。回顾 TOD 的相关理念及典型图示,试图从空间句法的 角度剖析 TOD 的空间模式与内涵,以此分析 TOD 作为单纯的交通节点与活跃的场所中心的区别。探讨 TOD 适 用于跨越空间的超链接隧道与强化多层折叠空间的精细化转换的区别,以及 TOD 推动随机个体吸引点的体验与 促进复杂空间结构的集体呈现的区别,这些都能刻画真实 TOD 的某些景象。而空间句法则提供一种思考和验证 的定量工具,从物质空间构成、交通出行模式、社会功能组合、人类行为感知等角度,描述这些复杂而有趣的 TOD 建构过程,寻求 TOD 所带来的空间价值溢出,优化 TOD 本身的空间体验行为。研究表明,空间句法将为 TOD 的空间动态营造提供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随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道路和建设范围内硬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城市透水面缩减,易在多雨季节引发城市内涝等灾害,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为降低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发生,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对应的设计方法指导工程应用。首先明确了海绵型城市道路的设计目标;分析了各项LID措施在功能、控制目标、经济性、对周边地块的影响和景观效果等方面的特征;阐述了红线宽度在12~15 m、20~28 m、34~40 m、40 m以上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长江中游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大量的生态护岸技术,且取得较大生态效益,但是经过现场调查发现在生态护岸岸坡存在一条明显的青黄线。针对此问题,以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新厂护岸工程和桃花洲护岸工程为例,以青黄线为界将岸坡分为青绿带和青黄带,分析岸坡上青绿带和青黄带狗牙根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统计水位累计频率曲线,确定断面设计控制高程。结果表明,青黄线高程与三峡蓄水调度密切相关;累计频率为45%和80%对应的高程为生态护岸断面设计控制高程。  相似文献   
14.
风积沙作为一种抗剪能力弱、黏聚力低、自稳能力差的土体,隧道开挖时围岩变形难以控制,研究风积沙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及其适用的施工工法则显得尤为重要。依托蒙华铁路王家湾隧道穿越风积沙段,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相关参数,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有无水平旋喷桩加固两种工况的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从而得出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三台阶七步法、CD法以及双侧壁导坑法5种工法的变形特征和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无水平旋喷桩加固围岩的情况下,双侧壁导坑法最适用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但其控制效果仍然不能满足变形要求;(2)采用水平旋喷桩加固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最适合于大断面深埋风积沙隧道;(3)水平旋喷桩与三台阶加临时仰拱法结合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4)水平旋喷桩能够显著控制上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并减缓全环围岩变形速率,但对下半部分围岩变形大小控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高烈度地震区极弱千枚岩区域的涪江古城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为例,运用隧道施工理论、系统优化等方法并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勤测量"的施工原则,确定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进而提出了支护紧跟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开挖方法、作业顺序及支护结构与参数可以满足软弱千枚岩隧洞建设需要,能够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兰州地处黄河上中游,黄河穿城而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型城市,由于河谷型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各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问题的研究中,不可以照搬其他城市的现有模式,本文根据编制兰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中,线路选线设计所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对其他类似的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道路资源紧缺,轨道交通线路布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客运系统的效率。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选线需重点考虑主客流走廊、避免单边客流现象、跨河客流需求、天然冲沟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战略管控体系建设是央企的当务之急,深受中央企业重视。本文根据中央企业的特点,从战略管控的本质、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中央企业战略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战略管控体系的原则和构建内容,建立了一套中央企业战略管控体系,为中央企业战略管控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研究结论:建立中央企业战略管控体系对提高战略管控能力、降低企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企业应把握科学规律,根据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特点,遵循系统论设计原理,综合考虑各要素、各层级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管控体系。中央企业应按照PDCA循环执行,通过实施反馈和效果评价,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提高管控体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部巷道工程由于其复杂的赋存条件和应力环境使得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深部巷道工程的需要,采用松动圈理论对冬瓜山采矿巷道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对松动圈支护理论及松动圈测试进行研究,将不同地方围岩破坏情况(松动圈值)分为松动圈基准值(Lp1)和关键点松动圈值(Lp2),作为支护参数设计的量化指标,对巷道不同地方采取有区别的支护。将其运用于深部采矿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位移监测验证了松动圈支护技术在深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州、深圳等城市已通车地铁地下车站工程的分析,从设计本身以及最新规范的相关防排烟条文出发,论述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的防排烟模式和排烟风机的选择,提出防排烟设计在防排烟模式、防烟分区划分以及排烟风机选择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车冷却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客车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定性分析影响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客车冷却系统散热效果的各种原因,明确提高冷却系统散热效果的途径以及设计中的处理建议、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