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853篇
综合类   742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颜宇  汤雄 《西部交通科技》2012,(1):41-43,75
文章结合天水过境高速公路路面实体工程,对不同孔隙率条件下的Super-pave-13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及SPT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要保证Superpave-13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其压实孔隙率应控制在4%~6.5%范围内。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建立了GDI汽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就变气门升程耦合不同喷油策略对缸内气流运动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大气门升程工况相比,小气门升程工况的缸内湍流运动强度、燃油蒸发和湿壁情况以及点火时刻混合气质量都明显改善;在小气门升程工况,采用两段喷油会缩短油气混合时间,过度推迟二次喷油时刻会恶化混合气质量和燃油湿壁情况;在大气门升程工况,两段喷油会改善混合气均匀性,随着二次喷油时刻推迟,燃油蒸发量增加,湿壁情况加剧,混合气质量得到改善;小气门升程工况下采用二次喷油时刻为470°曲轴转角,前后两次喷油量比例为7∶3的两段喷油方案在燃油蒸发和湿壁以及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质量这几个方面的效果都很好,是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3.
用冷铺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坑洞,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为保证其疏松性和压实性,在配制方法上,如所用沥青的粘度、沥青的用量、添加剂以及集料级配等,与热拌沥青混合料都有很大区别.实践表明,所研制开发的冷铺材料使用性能良好,而成本却比同类进口材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4.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改性沥青掺入不同剂量的橡胶粉进行马歇尔、车辙、残留稳定度等试验,确定掺入不同量的橡胶粉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的变化,试验数据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都得到明显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6.
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聚脂纤维,通过室内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对试验得出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得出加入聚脂纤维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在使用上应根据具体工程的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通过试验进行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
介绍SEAM粒料的掺配方法、掺配比例的确定和SEAM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8.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层材料的功能要求出发,评价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劈裂强度和水稳定,从而论证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评价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性能,确定了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用车辙试验检验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用冻融劈裂试验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发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为(纯沥青油石比)2.5%;最佳油石比下,冷再生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均大于3000次/mm,冻融劈裂残余劈裂强度比为97.39%。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够用于铺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  相似文献   
29.
为了基于性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对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胶浆理论,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为分散相主导型和分散介质主导型两类。选择4.75 mm筛孔通过率、0.075 mm筛孔通过率(矿粉用量)、粉胶比、空隙率作为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决策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性能的权重减小和高温稳定性权重的增大,4.75 mm筛孔通过率应逐渐减小;无论对疲劳性能还是高温稳定性,都需要5%~7%的矿粉用量和足够的沥青用量;粉胶比越小,沥青用量越大,疲劳性能越好;3%~4.5%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水泥路面唧泥及板底脱空问题的分析,采用压浆技术进行处理,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材料配比、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对水泥路面基层设计及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