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384篇
综合类   344篇
水路运输   312篇
铁路运输   1144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建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公务电话系统在技术发展和组网灵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就软交换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轨道交通专网中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软交换是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2.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介绍国际和国内重要信息安全标准。针对我国铁路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信息系统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33.
针对直流电动系仪表功耗较大,对检测电源负载能力要求高的情况,提出将负载能力较强的交流功率电源加装整流装置,应用于直流电动系仪表检定工作,满足实际检定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4.
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已经在既有线CTCS-2级列控区段车站应用,由于自身的不足,影响监测装置在新建铁路的进一步推广。有源应答器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十分必要,因此从系统集成角度出发,跳开现有将有源应答器监测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固定模式,对有源应答器监测与微机监测和有源应答器监测与列控系统进行集成的两个方案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5.
在阐述铁水联运集疏运系统的构成和建立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参与无水港建设的可行性和模式。铁路应通过全面参与无水港建设,加快融入综合运输体系的步伐,可采取改造现有场站设备与设施和新建物流中心两种方式参与无水港建设,同时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重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优质运输服务;注重开发主业副产品。  相似文献   
36.
依据铁路货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设计系统架构、子系统及部署方案。通过各子系统实现客户服务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动态管理、综合管理、系统管理、领导查询和与外部系统接口等功能,提出系统安全保障方案,保证系统的物理环境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  相似文献   
37.
研究目的:解决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TRN)数据采集中测量任务繁重、观测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从而提高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研究结论:基于徕卡智能型全站仪GeoCOM的ASCII接口方式和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的测量原理与方法,轨道基准网数据采集程序(TRN DAS)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大幅提高了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已在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工程中推广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介绍北美重载货车制动系统及我国既有货车制动系统概况,主要分析对重载货车的制动距离、重载货车制动系统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探讨重载货车制动系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
总结机务非正常行车的主要情况,分析既有非正常行车机车操纵教学模拟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S4G电力机车模拟操纵台非正常行车操纵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归纳该系统的技术特点,指出该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0.
国内外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北美铁路协会AAR、国际铁路联盟UIC、铁路合作组织OSJD(ОСЖД)技术标准体系概况及其演变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国内、国际、国外主要铁路标准体系的特点。简述国际、国外铁路标准对我国铁路标准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